淮河灾情的深层影响与淮北可持续发展.pdfVIP

淮河灾情的深层影响与淮北可持续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河灾情的深层影响与淮北可持续发展 郭学东* (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蚌埠233000) 摘 要 从历史上延续至今的淮河水旱灾害,对人们所产的“灾害心理”,已给淮北地区可持续 发展造成了的滞后负责效应。在全面治理淮河的过程中,应当着眼于该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疏导”与“和谐”的治淮方针;改革对淮北地区传统的救助方式;并探索从地情出发对安徽 省实行“南北分治”,统筹规划淮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淮河灾情滞后效应救灾机制地情与南北分治可持续发展 2003年7月的淮河抗洪抢险已经结束。然而,从历史上延续至今的每一次淮河水灾,对区域 社会经济所造成的滞后影响,在深层次上都将持续产生着巨大的负面效应,这远非是“生产自救, 重建家园”所能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规划淮北地区的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景。 一、全面深刻分析淮河灾害的滞后效应 在近代史上,淮河水灾不仅成为淮北农村逃荒直接原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安徽贫穷落后 形象。凤阳花鼓唱道的:“十年就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早已闻名全国。从深层上分析,是 与淮河的灾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非涝即旱”的自然灾害,在人们意识中已经积淀成为一种“灾害心理”,变成了淮北地区数百 年共有的社会心理状态,它已成为区域人口的文化禀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深 刻作用。 (1)庄稼下地,望天收。来去无定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精耕细作的信心。旱田耕作,每年“忙 三闲九”,或“半年闲”,粗放散懒的作风已成积习,靠天吃饭的“宿命论”由此而来。 (2)种田如同与老天赌博。怀远行洪区荆山湖民谣日:“淹了大河湾,单被改成裤子穿;收了 大河湾,黄狗也能做条裤子穿。”沿淮地区相伴而生的是赌风盛行,“赢了算碰巧捞一把,输了就当 大水把庄稼淹了”,似乎很豁达而乐观,实则成为“能捞一把则捞,捞不着拉倒”的投机心理。经 商无信誉,诚信无根柢,招商引资环境中的许多困难渊源于此。 (3)低水平的生存状态。“床前支锅”,一直延续到今天救灾棚里可以满足生存底线。自古到 今,老乡相遇互致问候,以“能混”感到欣慰。在没解决温饱时,淮北地区有句口头禅,“稀饭挂 住碗边就行了”。今天奔小康,又满足于“小富即安”。 (4)“官本位”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淮北地区历来重农轻商,农业增收极为缓慢,由于工商、 实业为条件所限,人仕为官则是能人的精明选择。发生在阜阳地区的买官卖官现象,是有其地方特 殊原因的。“不就几个钱嘛,俺有。”因为买官的回报率比较可靠。 (5)无安居乐业的生活态度。由于无恒久的家产,吃喝成了最现实、最实惠享用。沿淮地区的 *郭学东,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从事地方史志的编纂工作。 530 堡鱼塑区垂囹 ~一一 某些乡村政府机构,因吃而把办公场所抵当出去;有的农家也被男人吃穷,并非戏言。 (6)人口素质难以提升。没有完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成为一代又一代的“浅知识群 体”。同样是在贫穷的皖南山区,因为有着稳定的生活环境,为了让孩子迈出山区,关在楼上读书; 而在沿淮农村,今天仍有农家逼着孩子辍学讨饭。这也是淮北地区升学率不及皖南的原因。在淝河 北岸水围的陈桥,村民谈到下一步生产自救的办法,不加思索的回答是:“到南边去,要饭(实际 是要钱)、拾垃圾、打工、端盘子”。 (7)外出打工的负面影响。当大批精壮劳力离乡之后,常年留守或务农的叫做“503861部 队”,即50多岁以上人,加中老年妇女和儿童。农业现代化经营难以实现,婚姻和家庭也出现了许 多新问题。婚恋危机导至拐卖妇女,甚至发生骗婚事件。儿童因缺乏父教产生的心理发育问题。另 一方面,据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安徽地区外出江浙打工的青年,基本动机也多是“挣钱解决 家庭困难”,或“改变个人婚姻状况”,少有追求个人事业发展型的。返乡的民工,或是低技能,或 是学到了某些本领回来后用不上,而真正有成就的人不愿归来。民工输出成为灾后工作的重中之 重,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但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淮北已成为他们“飘浮的家园”。淮北地区 外出打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