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指南》里的词汇和语汇现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官话指南》里的词汇和语汇现象   [摘 要]《官话指南》是明治中期日本人编著的汉语教科书,在日本汉语教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采用北京口语和问答的体例,语言生动形象,书中不仅保留了大量的具有方言色彩的官话词汇,还有一定数量的歇后语、惯用语等语汇材料。此书词汇和语汇的编排为后世的汉语教材的编写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官话指南;语汇现象;对外汉语教学   一、《官话指南》的成书背景及内容   中日两国之间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比较密切的交往。汉语汉文化对日语和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朝鲜、琉球以及越南等国在近代之前都属于汉字文化圈。日本的汉语教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日本幕府时期长崎闭关锁国,只允许长崎一带同中国和荷兰等国进行贸易往来,负责担任中日贸易翻译的唐通事大都来自中国福建等地,他们世代相传的大都是福州话、漳州话和南京话。江户时代著名汉学家冈岛冠山编辑的《唐话纂要》、《唐话便用》、《唐译便览》等书的语言所反映的都是贸易往来中通用的南京话。   随着《日清修好条约》的签订,明治七年日本向中国派驻公使,到了北京他们才知道,当时的北京官场上通行的是北京话。各国公使都有留学生在京请人教授官话。因而由外务省从汉语学校中选派翻译生来北京学习北京官话。明治九年三月,中田敬义作为翻译生派赴北京:“来到北京一看,没有语学书,只有当时英国驻支那公使威妥玛编的大本的《语言自迩集》。这本书的确是珍贵的书,价钱非常高,买不起。于是,找支那的笔工抄写,由叫作英绍古的人任教师,进行语言的学习。”(六角恒广2000)《语言自迩集》是由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编写的一部供西方人学习北京官话的教科书,体例严谨,语音、词汇描写细致准确,全书篇幅很大,先后于1867年、1886年、1902年出版过三版。中田敬义见到的可能就是初版本,这部书后来成为日本人早期学习北京官话的必读书。日本国内出现了以《语言自迩集》为蓝本改编、删减的多种版本教科书,如《亚细亚言语集》、《清语阶梯语言自迩集》、《新校语言自迩集》以及《自迩集平仄篇四声联珠》等,这些教科书对于日本明治初期的北京官话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语言自迩集》毕竟是一部主要供西方人学习的教科书,并不完全适合日本人学习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官话指南》的编写算是以解燃眉之急的汉语教科书了。《官话指南》是日本驻北京公使馆的长崎籍吴启太、郑永邦“积数年之功,辑切日用者”编写而成,在中国的黄裕寿、金国璞的鼓励和帮助下于1882年印刷出版,是日本最早的学习北京官话教科书之一。在整个明治时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官话指南》一直是日本人学习汉语官话的重要教材。到1945年,它的修订版已出到了第45版,还出现了很多的方言版本以及英语、法语等多种译本,影响深远。   全书分为四卷,七万余字。第一卷是“应对须知”,45段,内容包括见面寒喧、探病问候、拜客聊天、评价人物等,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篇幅简短。第二卷“官商吐属”,40章,这占全书的一半篇幅,也是《官话指南》中涉及内容较为广泛的一卷。内容有租房、卖皮货、修表、打围等等,篇幅相对于应对须知明显增长,叙事前后连贯、谈论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展现人物的不同身份,口气逼真。第三卷“使令通话”,20段。主要是通过主仆问答的形式展开,从饮食起居、会客交友等多方面反映主人的日常生活。文中的郑老爷很可能就是作者郑永邦自身的写照。第四卷即“官话问答”,也是20段,大多是驻华使领馆的翻译官与清朝的王爷、中堂以及地方官员的外交应酬和交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比如第五章的外国翻译官和中国地方民众的冲突交涉、外国轮船在中国内河和中国商船的碰撞事件,此段用语较为正式严谨,书面语色彩较浓。从全书的内容和语言特色来看,《官话指南》是一部中级汉语教材。   二、《官话指南》中有特色的词汇和语汇现象:   1、《官话指南》作为中级汉语教材,在词汇的选择上,除了基本词汇的应用上,还根据口语交际的实际情况,大量的使用敬语和谦语。   由于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且日本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日语交际中也大量使用尊他语、郑重语、自谦语和美化语等敬语形式。敬语就是为了向谈话的对方或交谈中提到的人或物表示敬意而实用的语言形式。因此,《官话指南》中的敬语的使用既符合清朝末期官话的实际,也和日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相比早期的《语言自迩集》以至更早的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老乞大》、《朴通事》来说,使用敬语是《官话指南》的一大特色。尤其在第一章“应对须知”中,问答之间大量使用敬语和谦语,通过这些词语,可以了解当时北京的社交礼仪。   《官话指南》作为一部中级汉语教材,学习的不仅仅是日常基本的问答,而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交往,所以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多有典雅的成分。称及对方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