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域下我国电影的创新与发展.docVIP

“中国梦”视域下我国电影的创新与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梦”视域下我国电影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在建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电影艺术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使命。生存与发展是当前中国电影最紧迫的事情,拓展生存空间,摆脱发展困境,中国电影需要多方面寻求超越之路。电影艺术要积极感应社会热点,善于“接地气”,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情状和现实吁求;要以弘扬积极向上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为导向,融入时代新元素,展现民族形象;要尊重个性差异,回归人性原点,塑造立体而丰满的人物,催化观众激情;要注重利用先进的信息工具和手段,升级营销策略。   关键词:电影艺术;创新发展;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163-04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2013年4月在京召开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刘云山指出:“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国梦不是一个抽象的空中楼阁,中国梦的建构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是中国梦最基本的实施手段。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宣传与传播的核心手段,在中国梦的建构工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使命。任何一部电影,都应该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文化的表征和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它所产生的时代、民族和文化。中国电影能不能担负起建构中国梦这样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担负起这样伟大的历史使命,已经成为当前电影艺术发展的重大课题。   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困境中求发展,这恐怕是对中国电影生存现状最为形象、最为现实的描述。从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到2014年春节的《爸爸去哪儿》,从郑正秋、张石川等第一代导演到贾樟柯、王小帅等第六代导演,从第一个电影演员谭鑫培到今天的群星璀璨,中国电影走过了不平凡的110年。110年,即使平均每年诞生1部经典,也该有100部以上的经典,即使每100年诞生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我们也应该有1部这样的获奖影片。然而,我们总是与这些擦肩而过。这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伤痛和遗憾,也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夹缝也好,困境也罢,生存与发展才是中国电影最大最紧迫的事情。拓展生存空间,摆脱发展困境,中国电影需要多方面寻求超越之路。   一、感应生活热点,担当社会道义   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远离生活,艺术家就很难创作出反映现实需求、催人奋进的好作品。贴近生活,从基层“土壤”中汲取“养分”,我们的艺术之根才不至于枯竭,艺术之树也才能长青。近年来,充斥银幕、荧屏的虽然也不乏少数现实题材的作品,但更多的创作者还是将镜头对准了古代战场、宫廷、江湖或其他互相雷同的题材。诚然,诸如此类的题材不是不能有,只是不能成为常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电影艺术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除了给我们娱情悦性之外,电影艺术更有责任通过描写和干预现实生活,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然而,回顾近十年来的电影作品,过分强调商业化、市场化的现象非常突出,票房第一、明星至上、题材山寨之风越刮越劲,以媚俗化取代大众化,以生理快感取代美感,将喜剧低级化为无厘头的搞笑,一批批粗制滥造的低俗之作应运而生。这种一味迎合部分人低级趣味的电影乱象,已经成为我国电影发展的顽疾。增强时代、民族和社会责任感,是当代电影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将镜头聚焦于现实生活,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咀嚼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批判不良习气,弘扬勇于担当的社会道义。   积极感应社会热点,是优秀电影的特性之一。建构“中国梦”,更需要我们敏锐地捕捉能够引领中国人民改革创新、求实奋进的新人新事新气象,睿智地挖掘、巧妙地弘扬其中的正能量。对于主要以电视媒介作为载体的荧屏电影来说,题材的现实性尤其重要。荧屏电影与影院电影有所不同,它必须契合电视传播的特点,题材更加注重与百姓之间的亲和力。相对于影院来说,电视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促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其及时性提升百姓的关注度,这对于热点问题的解决以及引领舆论导向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荧屏电影在题材的择取上更多地倾向于人们最关心的热门话题,新闻性突出、时代感强的现实题材成为荧屏电影题材的首选。2002年底开始,“非典”在中国大陆肆虐,各大媒体以及官方、百姓每天都对此给予高度的关注,2003年6月17日,央视电影频道率先播出“非典”题材电影《义不容辞》。这部以歌颂抗击“非典”战线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为主题的电影,以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特定时期医护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