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会发言:综述与思考·
方,而立三百九十七法,法以方而行,方以法而定,开千百年之法眼,不可专谓为方.”从《法要》
可知,商伊尹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撰《汤液经法》一书,而张仲景依《汤液经法》而
成《伤寒杂病论》,可见伊尹与张仲景是一脉相承的,Ⅸ汤液经法》为源,《伤寒杂病论》为流,它
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惜《(汤液经法》未能流传与后人,就连《法要》也未能将原本传与
后人,实为医学之不幸,但《法要》之手抄本却得以保存,使后人有幸能窥二旦、六神汤之原貌,
而明张仲景疗伤寒病方药之来源,亦为医学之幸事。
【参考文献1(略)
从“治病求本”思想的深化探讨神经精神狼疮的证治关系
沈思钰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1 当前,神经精神损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合并出现严重的
多系统损害时.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长期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础上,抗凝和和抗血小板
聚集治疗正逐渐引起国际风湿病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组认为:随着“治病求本’埋论的深化,“治
病者当求各病专本”思想有助于对神经精神狼疮本质的认识及治疗范围的扩大,有助于维持其长期
临床缓解,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l 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精神狼疮;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久病入络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SLE,NPSLE),临床棘手甚至危及生命【1i.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
和辨证论治。其中,辨证论治是其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
方法。同时,“治病求本”的思想,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这又是辨证
论治的一个基本特点。然而,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不仅临床辨证有宏观与
微观之分,而其“本”亦有普遍性与特殊性之别。本文即从该角度探讨NPSLE证治关系,以期明辨
病机,指导治疗。
1。辨证论治。与。治病求本一
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
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其中,辨证论治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
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
质的证,然后在根据此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10l
‘大会发言:综述与思考·
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在宏观和微观的基础上我们对辨证论治的理解,逐渐经历了一个“同
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微观辨证与辨证微观化”和“专病微观辨证”的过程【21.
临床上,中西医结合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更好地发现和认识疾病的本源。它不仅在宏
观的角度,既可看到一种疾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可看到不同的病在其不同发展过程中可以
出现同一证,将四诊所收集的高度概括的“证”与现代医学的“病”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究其中可能存
在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且,它又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借助现代的诊疗手段,发展临
床辨证,根据不同疾病的同一特点和/或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在系统、器官乃至组织、细胞水平
探究疾病的本源.
“治病求本”是辨证论治的精髓,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并且,“本”与“标”
是一个相对概念,“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由此可知,“标”与“本”
是一对十分重要的病机范畴,所有疾病均可用这一病机来概括.标与本的关系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
统一,“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
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
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并且,标本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
盾的主次关系。如从邪正关系双方来说,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症
状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原发病、旧病是本,继发病、新病是标等等。同时,疾病的发生、发展,
一般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显示出来的。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还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充分
地搜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在内的全部情况,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综合
分析,才能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糖尿病健康宣教.pptx VIP
- 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OCR).pdf VIP
- 体育旅游与户外运动.ppt VIP
- 2024凉山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发挥平台企业引领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试题及满分答案.docx VIP
- 公司科技发展战略规划.pdf VIP
- 音乐小酒馆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1.1.1认识“几个几”相加(课件)2025-2026学年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ptx VIP
- 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劳动力计划安排及保证措施、方案.docx VIP
- DB62 692-2001 电石(碳化钙)运输组合包装袋.docx VIP
- (2025)保安员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