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催化科学与技术
低温选择加氢Ni/AI。O。催化剂的硫化预处理研究
宋阳黄星亮
(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催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非贵金属镍催化剂同贵金属钯催化剂相比,具有价格低廉、抗硫能力强的优点,因而本文以非贵
金属镍为活性组分,以Al。O。为载体在低温反应条件下对催化裂化轻汽油馏分中二烯进行选择加氢
研究。在实验中发现:镍基催化剂①加氢初活性很高,但失活速率快;②选择性较差,会将单烯烃加氢
为烷烃。因而本文就如何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对催化剂进行预
处理,所使用的预处理物质为有机含硫化合物,如硫醚、噻吩、硫醇、有机二硫化物。催化剂是在流体并
流向上的气液固三相微反固定床中进行评价,以异戊二烯转化率和正戊烷的生成率作为衡量加氢活
性及选择性的尺度。
1硫化物浓度对负载镍基催化剂的影响
表1为乙硫醇在不同浓度下对催化剂稳定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表中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预处
理条件下,预处理液中的硫含量越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就越好,但是初活性也相应降低得越多,因而存
在着一个最佳处理浓度。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硫含量为0.07mol/I,的处理溶液进行处理时效果最
佳。其原因是:随着硫含量的增大,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硫增多,相应的活性中心数的减少也多,因
而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下降幅度大,单烯烃加氢为烷烃的活性也降低得多,所以催化剂的选择性大幅度
提高。
表1 乙硫醇溶液不同浓度对催化剂稳定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2不同处理温度对负载镍基催化剂的影响
图1、图2分别为浓度为0.07mol/I。的乙硫醇在不同处理温度(80C和室温)下对催化剂稳定性
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处理温度对催化剂性能也有很大影响,若处理温度升高,则催
化剂的初活性下降幅度增太,催化剂整体活性也比低温处理的催化剂要低;但是它的选择性却比低温
下的催化剂要好。虽然吸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是温度升高有利于s—c键的断裂,形成Ni—s键,因
而有利于S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另外,提高温度可以使S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速率加快,也有利于
S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所以在较高温度下处理的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加氢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
嚣0
基80
蓥70
爨 2 4 6 8 10 一芝褂掌棹瑷¨噬琳
反血时问fh1 反应时问(h)
—◆一未娃删—_}一室粥—●广8()1. —◆一未处胖—_}一乙硫醇—,■一1一J‘硫醇
图l 处理温睦刘僻化剂稳定陛的影响 罔3 『;;】】系硫化物舯椎化制稳定H·的影响
A.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 115
一30
{|||3 邑25
罄20
酬15
辇10
驰 目5
0 O
801、 1.未处理;2.乙硫醇;31-3一硫醇
1.未处理;2窒温;3
图2处理温度对催化荆选择性的影响 图4 硫醇系物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
3 同系硫化物对负载镍基催化剂的影响
图3、图4分别为0.07mol/I。的乙硫醇和1一丁硫醇对催化剂稳定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自图3
可以看出,1一丁硫醇的吸附强度要比乙硫醇大,因而经乙硫醇处理的催化剂活性要比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中、小学生航空国防教育框架地研究.pdf
- 蛋白质和纳米粒子的层层自组装薄膜—电化学和驱动力研究.pdf
- Mn注入n型Ge单晶的磁性探究.pdf
- 大肠杆菌二硫键氧化还原酶还原态CcmG的溶液结构的研究.pdf
- L-半胱氨酸在α-环糊精功能化碳纳米管电极上电化学行为.pdf
- 对体操运动发展演变思考.pdf
- 二碲酸根合银(Ⅲ)钾氧化还原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动力学地研究.pdf
- DADGEBA%2fS体系固化反应地研究.pdf
- 创意业对现代业发展重要性地研究.pdf
- SCCO-%2c2-环境下PMMA%2fPS共混物薄膜的玻璃化温度地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同步检测和基因治疗研究.pdf
- 2%2c2%27-(邻苯二硒)-桥连双β-环糊精的合成、表征与其对染料分子的识别研究.pdf
- 大封矿开采破坏与地表移动规律研究.pdf
- BaO-SiO-%2c2--B-%2c2-O-%2c3--TiO-%2c2-系统玻璃的电子自旋共振探究.pdf
- C1分子在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现场拉曼光谱研究.pdf
- P(AN-b-MA)嵌段共聚物链构像转变的粘度法探究.pdf
- 掺杂聚苯胺自组装超薄NO-%2c2-气敏传感器的研究.pdf
- 980nmLD激发下Tm-%273%2b-与Yb-%273%2b-共掺杂的PGETYA玻璃上转换发光的研究.pdf
- 苯并二噁唑类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和光电性能的研究.pdf
- 多元无铬Cu%2fMn基甲醇裂解催化剂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