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1.02
表面合金电催化剂上甲酸氧化的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
陈声培 黄桃甄春花 张麒贡辉孙世刚’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物化所,厦门361005
Email:sgsun.霉xmu.edu.cn
甲酸经较少的步骤即可氧化成CO:。在直接小有机分子燃料电池中,常借助甲酸的氧化行为而研究
甲醇、乙二醇等其它小有机分子的电催化氧化机理。己知甲酸在铂电极上通过双途径机理氧化至C02¨1。
毒性中间体经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指认为CO,为强吸附物种,来源于甲酸在Pt上发生的解离吸附。在
较低电位区CO毒化电极表面,只有当CO物种在高电位下从电极表面氧化脱附后,甲酸经活性中间体
的氧化才得以实现。以Bi、Sb和Pb等修饰的Pt可以抑制毒性中间体的生成【耶】。改变反应的途径,从
而实现甲酸经过活性中间体直接氧化至CO:。本文通过对玻碳表面沉积高分散铂及合金电催化剂的结构
与电极的修饰行为,以及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的研究,从微观层次上对实用型电催化剂表面结构及
性能进行探讨。
1.实验部分
alloy/GC电极t
应用型电催化剂的制各方法见[4,5】。研究电极包括Pt/GC、Sb.Pt/GC和Surface
辅助电极为铂黑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电化学循环伏安测量在PARC.263A型恒电位仪上进
行,电位扫描速率100mV/s:FTIR反射光谱在Nexus870红外仪上完成。采用多步电位阶跃红外实验程
cm~。
序(MSFTIRS),光谱分辨率为8
2结果与讨论
1MHCOOH+0.5
图l给出不同电极在0
05
V左右,并在036V附近给出一个氧化电流峰
电位扫描时,可观察到甲酸的起始氧化电位(E)在0
75mA/cm2。在Sb.Pt/GC上(曲线b),E=.O 34V,
(,p)约为l 05V,氧化电流峰电位(岛)提前至0
3lV,半峰宽(FWHM)
^=6.42mA/cm2,半峰宽(FWHM)为0.27V。曲线c上,E=.O09V,乓=o
为O 2mAJcm2,相对Pt/GC增大了4l倍。结果表明,Sb.Pt/GC和Surface
5V,A=7 alloy/GC电催化
剂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毒性中间体CO的生成,而且还能显著地提高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
伸缩振动;1726
正而表现出先由正向单极峰逐渐转变为双极峰,再由双极峰变为负向单极峰。它是甲酸在低电位下解离
陈声培, 1954年生,厦门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厦门市科技攻关项目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通讯联系人
37
光谱。谱图中同样可观察到位于2345cm~、1726
反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其它条件相同时,Sb.Pt/GC上C02和羰基谱峰强度均大于Pt/GC,表明
Sb.Pt/GC电催化剂对甲酸的氧化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这与循环伏安的研究结果相当吻合。
3结论
途径机理”; 应用型电催化剂能有效地抑制甲酸的解离吸附反应,实现经活性中间体的氧化;(2)应用
型电催化剂中铂的用量减少,显著降低了催化荆成本;(3)应用型电催化剂上甲酸氧化的起始电位E
和氧化电流峰电位岛提前,半峰宽(FWHM)和氧化峰电流^都有明显的增加,表明我们研制的应用
型电催化剂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毒性中间体co的生成,而且还能显著地提高对甲酸氧化反应的电催化
活性。
250020001500 250020001500
EMs9:E 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种植方式中药材栀子的多波长指纹图谱的研究.pdf
- PSt-POSS的合成探究.pdf
- PLC控制气动系统试验台的设计和研究.pdf
- Mo(或W)氧化物%2f碳化物催化剂上甲烷活化脱氢的量子化学探究.pdf
- 安古里淖沉积纹层的扫描电镜的研究.pdf
- 车轮轧后与等温处理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研究.pdf
- PLD法制备PZT-YBCO结构的铁电薄膜地研究.pdf
- 多氮稀土超分子穴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pdf
- CaCO-%2c3-%2fPEEK复合体系的流变性质探究.pdf
- CuO%2fTiO-%2c2-%2fγ-Al-%2c2-O-%2c3-体系的XRD%2cXPS与TPR研究.pdf
- La-%2c0.7-Mg-%2c0.3-(Ni-%2c1-x-Co-%2cx-)-%2c3.5-(0≤x≤0.5)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地研究.pdf
- 二维近红外光谱的研究温度对无定型尼龙材料的影响.pdf
- LaFe11.375Al1.625化合物的磁熵变和磁电阻研究.pdf
- Ni%2fAl-%2c2-O-%2c3-催化剂上H-%2c2-对CO-%2c2-助活化机理的原位红外探究.pdf
- 6-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对D%2cL-氨基酸对映体手性识别的电喷雾质谱探究.pdf
- TiO-%2c2-纳米线阵列生长机理地研究.pdf
- 变压吸附法回收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尾气中乙烯地研究.pdf
- Rietveld结构精化方法在锂镍氧化物电极材料探究中的应用.pdf
- 背阔肌复合组织瓣重建上肢运动功能的解剖学的研究.pdf
- KJ-5RL高效缓凝减水剂在商品砂浆中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