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用地土壤风蚀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
——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
何文清1,高旺盛1,赵彩霞2,郑大玮2
l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2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北京,100094)
摘要: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选取天然草场、旱作农田(马铃薯)和退耕人工灌木林三类农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
对影响土壤风蚀的气候、植被覆盖度、土壤特性等若干因子的野外实测、室内分析及风洞模拟试验研究,得出以下
结论:(1)由于降雨少,风大风多,土壤质地粗疏以及冬春的冻融交替作用造成土壤表层疏松干燥等原因决定了春
季是该地区土壤风蚀的易发期。(2)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因子,在冬春风蚀季节覆盖度高低依次为灌
木地天然草地早作农田.而此时缺少地表覆盖物保护的旱作农田最易受到风蚀的危害。(3)土壤含水量是影响
风蚀的另一个重要因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台水量总体上表现为天然草地旱地马铃薯灌木林。
(4)通过风洞试验对土壤水分和风速的定量化研究表明,土壤风蚀速率雒风速的增大而增大,二者成幂函数的关
系。在净风吹蚀的条件下,18m/s风速是风蚀强度急剧增加的一个转折点;土壤含水量越高,土壤启动风速越大,风
蚀率越小。6%土壤含水量水平是风蚀强度由强变弱的一个转折点。
关键词:土壤风蚀;农牧交错带;风蚀影响因子;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量;风洞试验
1引言
土壤风蚀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困素和人为因素,土壤风蚀过程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叠加作
用的综合表现o]。研究土壤风蚀主要是阐明这些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机理。然后利用这些因素的有利
性和可控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使土壤风蚀降低到最小。北方农牧交错带是近年来我国风蚀沙化发展速
度最快的地区,其沙漠化土地占我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5%03,以往对该地区风蚀沙化的研究,多从景观
学角度研究土地沙漠化的过程、成因、危害及其发展趋势011…。对于以旱作农田为主的大面积农用地土壤风
蚀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机理.尚未开展系统观测研究o]。本文通过气象资料分析、野外实测,室内分
析及风洞模拟试验等方法,对影响风蚀沙化自然因子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理做了比较系统的观测研究,以期
为采取合理的人为措施去防沙减沙提供科学的依据。
2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内蒙古武川县位于阴山山地向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土地总面积为
陵为主,典型于草原植被,土壤为栗钙土,质地偏砂,易受侵蚀。有机质含量较低,仅为l%左右。气候属中温
右,冬春季节盛行西风和西北风,每年17m/s以上的大风日数在30天左右,年均沙尘暴天数为10~20天。
风大沙多,土壤风蚀沙化严重。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莜麦、胡麻、马铃薯、豌豆。其中马铃薯是主要的经济、
粮食和蔬菜作物,历年播种面积比例为20%~30%之间。
2.2研究方法
2.2.1选点与采样
样点进行定点动态测定,分别为天然放牧草地、1992年退耕的柠条灌木地和旱作农田(马铃薯)。试验采用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北方旱区农牧交错带防沙型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研究”(200lBASOSBl2)a
242
GPS进行定点测定,测定内容包括植被覆盖度、表层土壤含水量与表层土壤机械组成。覆盖度与水分在深秋
和冬春每月测定一次,7月至9月每隔15
d测定一次。
2.2.2样地概况
由于试验观测对象在形态结构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在此对观测地点的有关情况作简单介绍:
(1)柠条灌木地。柠条位于坡度6。的缓坡丘陵上,原为荒草地,后开垦为农田,1992年退耕种植柠条。
平均株距2m,行距4m,株高1.1~1.3m,东西灌幅为2.1~2.98m,盖度30%~55%。
(2)天然草地。位于坡度5。的缓坡丘陵上,属退化冷蒿草地.狼毒、鸢尾等退化毒草害草随处可见,丛高
3~8cm,盖度10%~30%。
(3)旱作农田。位于坡度小于56的丘陵坡耕地上,作物为马铃薯,株距50cm,行距45cm。
2.2.3试验方法
(1)野外试验
覆盖度的测定。天然草地与旱地农田(马铃薯)覆盖度的测定采用随机步程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法,具
处作为取样测定区段,记载所有植物在该区段内所截取的总长度,’则群落总盖度一所有植物在区段内所截总
长度/该区段长度。6次重复。同时进行照相以作比较。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押合同书通用版范本6篇.docx VIP
- 中医中药湿敷课件PPT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一种柔性储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VIP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GZ107 手工艺术设计赛项规程以及手工艺术设计赛题1-10套.docx VIP
- 身边的标识(教案)湘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docx VIP
-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国气候南北差异.pptx VIP
- 工程的施工质保体系.docx VIP
- (高清版)B-T 19634-2021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研究以中央电视台为例.docx VIP
- 热力管道工程质量通病和防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