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探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探究 山东省临朐县人民检察院王淑华 (电话:134684847860536-3012923)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老话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一个社会难题,有人将 之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世界范围内的第三大公害。据200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 布的《“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十五”期间我国青 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问题将进一步增加。青少年的高犯罪比率不仅会摧折 涉罪青少年腾飞的翅膀,给他们的家庭造成创伤,而且还会破坏全社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甚至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始终是一项 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由学校、家长及全社会来共同努力,不断消除各种消极影响,改善社 会风气,群策群力,综合治理,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本文试结合办案实践, 从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入手,探究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以期有所裨益。.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从我国法律规定的情况看,“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青少年犯罪”却并没 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范围。单从字面意义上说,“青少年”是少年与青年的合称,“少年”是指人从 十岁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青年”是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①。理论界对青少 年犯罪的界定有多种不同观点,笔者倾向于张远煌教授的观点,即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 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②。因为从实证的角度看,青少年犯罪,一般从10—12 岁开始有劣迹,13一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至 25—26岁结婚后逐步走向稳重成熟。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从犯罪主体上看,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智能化比较突出。以我院2006.2008年的统计数 据为例,2006年批捕的14、15、16、17岁的犯罪人数,分别占当年批捕的青少年犯罪总人数 8.5%、22.7%、56.2%。这一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特点非常明显。此外,青少年 犯罪不少是智能化犯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已今非昔比。青少年通 过浏览、吸收网络。影视作品中描写的犯罪手段、方式及反侦查技巧,并在实施犯罪时加以模 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张远煌《犯罪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92 仿,如利用互联网制作、传播、观看淫秽物品,窃取上网帐号、密码等,犯罪的手段和方式更 趋向于智能化,甚至有的已具备专业技术手段。 从犯罪动机上看,青少年犯罪具有追求物质利益的特点。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 于家庭的溺爱和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孩子在生活上贪图安乐,挥霍浪费,比场面, 比阔气,比享受,往往超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这种虚荣心膨胀到一定程度,会引发犯罪。 如单某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只因父母给的零花钱不够给同学买生日礼物,便萌生抢劫 低年级学生的念头。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抢劫同校学生lO余次,抢得现金数百元。据统计,大多 数青少年犯罪表现为侵财性犯罪,如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此类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总数 的75%左右。 从案件发生的起囚上看,犯罪诱因简单,带有盲目性、突发性。青少年由于心理发育不成 熟,考虑问题比较简单,易冲动,实施犯罪很少有预谋,往往因为一句话、一件不顺心的事而 临时起意。如我院办理的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宗某,酒后驾车去沙场自家沙点, 途中发现陈某(二人素不相识)从邻家沙点拉沙子,心中嫉妒,便想利用自己娴熟的驾车技术 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追逐途中,宗某多次利用快速超车、紧急刹车和往路边挤等手段威吓对 方。陈某误以为遇上劫匪,便极力逃脱,最后撞在路边栏杆上,致一死一伤。 暴力倾向明显,有的手段野蛮凶残、情节恶劣。青少年犯罪暴力化倾向十分明显,在实施 犯罪行为时少有顾及后果。从办案实践看,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暴力伤 人。这种暴力往往在不经意间由一些小事引起,防不胜防,后果难以预料。如临近高考,王某 因与同桌争夺一张试卷发生口角,王某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对方腹部连刺数刀,致其重伤。 二是暴力抢劫。青少年对金钱的需要往往产生于对金钱所能换取的事物的需要之后,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甚至光天化日之下、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都有可能实施犯罪。如陈某仅因羡慕别的同 学有手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