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草类医书中药物资料地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的关系一时尚难缕清,但这lO卷残卷的发现,很快引起了中日两国学者的高度重视,扶上世纪末 到本世纪韧,g奉著名的汉学家、藏书象及医学家如福井氏、浅井氏、小岛氏、多纪氏、森氏、攫江氏 等家旅均收藏过它们的不同摹写本.今京都大学图书前、宫内厅书陵部、名古屋市逢左文库等尚收 藏有多种传抄本。1937年.大皈率草图书刊行会摆尾张德川黎明会藏本影印出版卷十五。而罗攮 玉、杨守敬、傅云龙、陈榘、董康等中国官员或学者也曾在日本获见这些传抄本的影幕本.并分别将 他们的有关见闻写成疆识或叙跋。1891年,罗振玉购得有森立之题识的十卷,上海古藉出版社* 氏补辑),陈榘复赠予卷四、卷五、卷十五共三卷,于是将所得影刻成(唐卷子本新修本草十卷补辑一 卷,收入喜庐丛书)之二,这是该书目前流传最广的版本。1955年,上海群联出版社据此本影 印出收;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又分别重印群联出版社的影印本。 除上述摹写率、影印本外,冈西为人曾辑复该书,名为重辑新修本草).1964年台湾首次出版, 此后在日本也有刊本。又据冈西为人所言,小岛塞素也辑有(新修本草)=十卷。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人民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丽科学文化的 交流则更是渊远流长。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三部中国本草学著作在日本的 传播、保存、辑复、刊印、研究,以及它们萤新传回中国的史实。曲折复杂丽富于传奇色彩,必将传为 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佳话, 韭本孽类医书中囊塑堡科的研究 中国中医研宽院韪史文献所九七牟士孛缸珠北寿 100700) 中国古代医书是本蕈文献的源泉。首先,最早的药物资料不是存在于本草专著,而是存在于医 书中。至今发现最早的医药文献—一马王堆汉幕帛书中,(五十二病方)为最早的医方书,其以五十 二种病为纲,组方用药亦涉及二百种药物的生境、加工等内容,此书的著作年代当为春秋战国时期。 稍后,到了汉代才有神农本草经)这部本草专著问世。此后虽然历代都有大量的医书、本草书涌 现,医书多兼录本革内容.本蕈书亦记载医理、医方,二者并行不悖.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中医药向前 发展。由予二者联系紧密,所以研究本草文献不能忽略医书中的本苹内容。其次,本蕈专著的作者 多为医家,其学术观点乃至对材辩的取台,无不受其背景知识的影响。多数医家亲良采药、制药,甚 至撰写本草著作。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收(药录篡要)一卷专门论药。宋代医方书中设立本草 专篇几乎形成体例,如1078年北宋太医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末附有(用药指南总论)兰 卷。唐代领衔编写(新修本革)的苏敬,宋代撰写证类本草)的唐慎微,明代臣著(本草纲目)的作者 孝时珍……均为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医家们是医疗实践豹主体,积累了 车富的用药经验,掌握第一手的材料.在他们的医学著作中无疑保存了大量丽丰富的药物资料。 本草专著出现后,本草作为独立的学科从中医体系中分离出来,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展开。其著 录内容从名称、性睐、主治到采集、炮制加工、形态等,论述更为详明,便于人们正确用药,医家们也 可以从中吸收新的用药品种充实临床直用。本草专著为了证明单睬药的功效.亦从医学著作中提 取简单的方剂“以方证药”,正因为=者相互影响.存在这种互动关系,才使中医药事业长盛不衰a 鉴于此,笔者调查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收藏的一千二百五十三种非本蕈类中医著作,其 中专卷或者专篇记载本草内容的有三百五十三种,大约占总数的兰分之一弱。这些医书以明清时 期的术刻本居多,此外为石印本、抄本或稿率,其中一部分抄本、稿本为传世较少的孤本,记载的本 一46— 草内容鲜为人知。如戴小轩的注礼堂医学举要)为光绪12年的稿本。卷四题为“校补药性”,沦述 药性兼议药物的生境、翩烁等,多附有作者自己的用药体会,较有新意。 这些医书中记载的本草内容包罗万象.简单归纳如下: (1)药物总论:吴澄的(不居集载“草药不可妄用”;熊小轩的(儒门医宗)论“草木各得一太极”; 李熙和(医经允中)载”药脉阴阳相配论”等; (2)药物别名:黄皖的(黄氏医绪)之“辨药”篇多记录药物别名; —0)买药:舅朗心的‘济众录,收有“论买药”一篇; (4)辨药:高士宗的(医学真传载“辨药大略”篇;耐修子的仙传白喉症三法合刊)载”各药真伪 地道”等; (5)炮制:蒋士吉的(医宗说约载“药性炮制歌”;扬凤廷的(医学弄丸新法)载“炮制论”等; (6)煎服药法:何梦瑶的医碥载“煎药用水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