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疏证》论人参.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新知 《本经疏证》论人参 郭瑞华王全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人参作为补益要药,历代医家对人参多有阐述,而邹澍在《奉经疏证》的论述最为精辟。邹氏酋倡 人参补虚“次序传效,先粗后精”之理论,并宣扬人参除邪气之功用,还洋细阐析了用人参“除邪气”之当用 不当用。 [关键词]本经疏证;邹澍:人参 人参作为补益要药,有“百草之王”“众药之首”的美誉。《神农本草经》首载人参:“味甘, 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Ⅲ 历代医家对人参多有阐述,而邹澍在《本经疏证》的论述最为精辟,现析读如下: 1.首倡人参补虚“次序传效,先粗后精”之理论 邹氏认为人参补五脏之功,次序传效,先粗后精。他说:“人自有生以后,皆赖后天以培先 天。精神魂魄,禀于先天者也;转输变化,得于后天者也。人参虽力厚气醇,终不能越后天直 入先天。川2b5所以他从药类法象的理论切入,提出了五脏次第传效之说:“且其色黄味甘,气凉 质润,正合中土脾脏之德,故首入脾而仓廪崇矣。次入肺而治节行矣。次入肾而作强遂矣。次 入肝雨谋虑定、惊悸除、目明矣。次入心而神明固、心开智益矣。”阻5推其传递,是五行相生 之序,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他还指出:“愈传效愈著者,则以先得者尚粗,弥久 而益精也。”堙5随着五脏的次序相传,人参的效力亦越发增强。同时,也强调了脾胃为后天之 本在补益时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也提示我们,在临床上补益虚损时,用人参应小量、长期,疗 效更佳。 2.宣扬人参除邪气之功用 邹氏说:“人参之治,《别录》以《本经》‘除邪气’一语宣译之。”[2]as他又引《伤寒论》《金 匮要略方论》的方剂为例证详细分析了人参除邪气的用途。 2.1逐寒邪 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附子汤、乌梅丸都是用来蠲除寒冷之邪,主治肠胃中有冷气之疾。 2.2止疼痛 黄连汤、大建中汤、柴胡桂枝汤、九痛丸都是用来止疼痛,主治心腹鼓痛之疾。 2.3理气除胀 厚朴生姜目‘草半夏人参汤、人参汤都是用来消除胃肠气滞,主治胸胁逆满之症。 2.4降呕逆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竹叶石膏汤、大半夏汤、橘皮竹茹汤等都是用来降逆止呕,主治吐 逆之症。 2.5主消渴 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加人参汤主治消渴即是例证。 2.6通血脉 炙甘。草汤、通脉四逆汤、温经汤都是温通血脉之剂。 以上说明,人参可以用来祛除邪气。 1 46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论文集 3.阐析用人参“除邪气”之当用不当用 邹氏认为:“然有邪气而用人参者,其旨甚微。”。瑚用人参除邪气,要讲求病势与时机。掌 握当用不当用之原则。 3.1表证不当用人参 邹氏举例说明“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及“外有微热”,因表邪已微,邪因虚陷,若不 用人参,恐正气无力驱邪外出。然外有微热说明,表证未罢,邪气混合不分,故而不得用人参。 又举例日:“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 虎加人参汤主之。”幢B6这两例说明,表证尚在,不得用人参,表证已解,可以用人参。 3.2表证已罢,内外皆热,虚实难明者,尤不可用人参 邹氏举例说明,《伤寒论》中三阳合病用白虎汤证和小柴胡汤胸中烦而不呕这两个条文,就 是不可用人参的案例。前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均是实象,故但用自虎 汤而不加人参。后者烦而不呕,“烦者,邪聚子上;呕者,邪得泄越。邪聚于上而得泄越,不可 谓实”,今不呕,则是邪不得泄越,所以是实证,故用小柴胡汤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 3.3用人参需分上下与动静 3.3.1病在上,其势动者,可用人参 邹氏云:“在上病之动者,寒热皆治之,如白虎加人参汤、理中丸、竹叶石膏汤等证,有渴、 吐及唾,皆动也。”比州’ 3.3.2病在下,其势静者,可用人参 邹氏日:“在下,病之静者亦治之,如附子汤证之不动是也。”乜Ho 3.3.3病在上,其势静者,不可用人参 邹氏论述到:“在上病之静者不治,如诸在表当发汗解肌证,及结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