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药解》论升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新九针治疗的耳鼻喉科病症范围 新九针在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方面主要适用于眩晕、耳鸣、耳聋、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 窦炎、萎缩性鼻炎、化脓性中耳炎、鼻出血、急性咽炎、流行性腮腺炎、周围性面瘫等疾病。 新九针在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几种针具相互结合,不同阶段适用不同的 针具,相互配合达到治疗效果。下面以周围性面瘫为例说明多种针具的协同配合作用。 2.2典型病例 刘某,女,19岁。患者1天前外出受凉后,次日晨起即感面部麻木僵硬不适,遂到 当地中医院检查治疗。刻下症:右侧面部麻木僵硬感,口角歪向左侧,右侧额纹消失, 右侧眼睑闭合不全,皱眉不能,鼻唇沟变浅,吹口哨、鼓腮漏气,右侧刷牙漏水,耳后 乳突部疼痛,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滑。头颅cT显示正常。诊断:周围性面瘫(气虚 湿滞)。治疗:梅花针叩刺双侧头部各经、颈部、胸锁乳突肌、胸部、背部,中度手法, 隔日一次,每次叩打5遍。毫针取穴风池。双h风门。孙头维、太阳、地仓、颊车、翳 风、下关、阳白、人中、合谷、足三里、血海。主要针患侧,每次选7—10穴,隔日一 次,早期不留针或少留针。细火针选取风池、完骨、百会、四神聪、下关、攒竹、太阳, 均取患侧,浅而点刺法。隔3日一次。镌针在内颊车穴划割,纵向划割4—5下,微出血 为度,不可过深,以免损伤大血管,每周2次。锋勾针:下关,阳白,胸¨。夹脊,每 穴位勾2—3下,每周一次。治疗8次后病情明显好转,除口角仍有轻度左歪外,均恢复 正常,继续治疗5次而愈。 体会:本病属于西医学“周围性面瘫”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风 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面瘫。笔者在结合临证 经验的基础上,对此病的辨证为气虚湿滞,治疗首先用梅花针疏通手足三阳皮部的气 血,辅以锋勾针经筋治疗、刺血通络,火针温经散寒,毫针选穴以风池祛风解表,太 阳、百会通阳解表,足三里、血海健脾补虚,下关穴具有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 利窍之功,颊车穴具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之功。内颊车穴划割具有祛瘀活血之功。 诸针具合用,诸穴合用,共起健脾除湿,消肿祛瘀通络的作用,疗效优于普通毫针。 《长沙药解》论升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耳鼻喉科滕磊忻耀杰高旭青 清代医家黄元御著《长沙药解》认为升麻之性,辛凉升散,专入阳明经,既能清咽 喉而止疼痛,又可消肿毒而排脓血。对《长沙药解》的精研有助于《伤寒论》研究和指 导临床用药。本文就《长沙药解》升麻的论述做一浅析,以窥一斑。 1.升麻之性,辛凉升散 在《长沙药解》中,黄元御认为,升麻之性,辛凉升散。而黄氏所认为的升麻升散 之性又和前人有所不同。首先,升麻入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其升散作用表现在 这两经,因此,阳明经病症用升麻是契合病机的;其次,升麻性辛凉,可以清解热毒, 而清解热毒和升散之性并不矛盾,其发散作用和辛凉之性可以既可以解肌发表又清解热 毒,而且因为其升散作用,尤宜于手足阳明经所经过的咽喉口齿热病,这就是《金匮要 略》中“阴阳毒”所以用升麻清解咽喉热毒的原因。因此,黄元御指出后世温病学家所 认为的慎用或忌用升麻是欠缺的。 2.升麻之用,清咽喉而消肿毒 黄元御的《长沙药解》以药系方,以方言证,参病机辨证于其问,特色鲜明。在升 麻这味药中,黄元御阐述了阴阳毒的治疗。总结阴阳毒用升麻的原因有三:①清利咽喉。 升麻入手足阳明经,善于清咽喉而止疼痛,阳毒一病中,升麻入足阳明胃经清利咽喉, 阴毒一病中,因脾胃两经相为表里,所以入足太阴脾经而清利咽喉;②解肌发表。升麻 清凉之性可清解咽喉之毒而其升散之性则可发汗解表,善扫风寒侵迫;⑨解毒排脓。升 麻最能解毒,清咽喉而排脓血,不仅在升麻鳖甲汤中其用如是,《伤寒论》的麻黄升麻 汤中,升麻的作用也是用以治疗咽喉不利吐脓血之证。除此以外,黄元御认为升麻用于 解毒排秽,避疫疠烟瘴之气,消痈疽热肿,平牙根臭烂,疗口疮齿疼等等都有不错的效 果,而种种诸效,都是升麻清咽喉、消肿毒的体现。 3.讨论 升麻药性独特,《神农本草经》以“解毒”立言,张元素、李杲用其“升举清阳”, 后世又用以“解表”和“引药上行”,都是本于升麻的升散之性。黄元御放大了其清咽 喉的特性。在认为升麻辛凉升散的基础上,既认可其清热消肿和解表之性,又否定了升 举清阳和引药上行。归而纳之:升麻清利咽喉、解肌发表和解毒排脓。而尤其要重视的 是升麻的清利咽喉的作用,因为咽喉及口舌牙齿皆手足阳明经和足太阴脾经等经所过之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