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金代道教词对北宋词的继承
——以王重阳和丘处机的词作为例①
宁波大学文学院左洪涛
全真教是金元时期影响力最大、与文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新道教。与金元文人词家
多崇尚苏、辛不同,道教词人最崇尚的是柳永。王嘉(重阳)有《解佩令》词,自注:“爱
看柳词,遂成。”马钰词中亦有《五灵妙仙·借柳词韵》、《玉楼春·借柳词韵,赠云中
子》、《传妙道·本名传花枝,借柳词韵》等作。
这些道教词人之所以特别崇尚柳永之词,有其自身的原因。我们知道,在两宋词
家的作品中,像柳词这样传播既广且久者是不多见的。陈师道《后山诗话》云:“柳三
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鼽骸从俗,天下咏之。”李清照《词论》云:“柳屯田永
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记一西夏归
朝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柳词通俗面的人较
多。柳词之所以广泛流播,其原因之一是柳词有一种市民情调,多以口语入词,语言浅
近通俗,却又时多佳语。柳词实际上是雅俗共赏的。但在词的创作日趋雅化的潮流
中,柳词俗的一面显得十分突出,而且也因此遭到一些文人的非议。徐度《却扫编》卷
五谓柳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黄舁亦谓柳永“长于纤艳
之词,然多近俚俗,故市井之人悦之”②。然而,全真教诸人看中的就是“市井之人悦
之”这一面。试看全真教诸人所作之词,也是力求浅俗,大量吸收俚语入词,在语言的
运用上颇多步趋柳永之处。其原因之二是声律谐婉动听。柳永广泛吸收教坊新腔和
都邑新声,并对旧腔旧调进行改造和加工。《乐章集》三卷,又《续添曲子》一卷,词调
多至二百余,比《花间集》用调多出两倍。由于柳词音律谐美,流传广泛,对于全真教
道人来说,利用柳永所创造的现成腔调进行教义宣传,是再方便、再合适不过了。试看
全真教诸人所用之调,如《御街行》、《八声甘州》、《戚氏》、《永遇乐》、《金蕉叶》、《定风
波》、《木兰花慢》、《恣逍遥》(即《精人娇》)、《雨霖铃》、《鹤冲天》、《二郎神》、《望海
潮》、《传花枝》等,都是柳永所创或率先大量使用之调,而且这些道教词人还常借用柳
词旧韵进行创作,可谓得心应手。下面以王重阳和丘处机的词调为例,分析其对北宋
词的继承。
①本文是左洪涛主持的。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元代道教文学探析”中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
06JA75011-44023。
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民国涵芬楼据(明)刊本影印。
·527·
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一、深受柳永俗词风格的影响和铺陈手法的运用
这个特点在王重阳词中表现最为明显。《重阳全真集》有一篇题名为《爱看柳词
遂成》的《解佩令。词云:
平生颠傻,心猿轻忽。《乐章集》看无休歇。逸性摅灵,返认过修行超越。仙
格调,自然开发。四旬七上,慧光崇兀。词中味与道相谒。一句分明便悟彻。耆
卿言田,杨柳岸晓风残月。①
从中可见王嘉(重阳)喜爱柳词是因为认为它是“仙格调”和“词中味与道相谒”,格
调自然,而且给他很大的启发。柳词本有典雅与俚俗二体,典雅一体如有名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俚体以真为美、以俗为美,在柳永作品中亦有相当比重,例如《传花枝》: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
刷扮,能哄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
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着到。⑦ r
。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
使来追,待倩个、掩通着到”都是很典型的俚俗语,而“阎罗大伯曾教来”则是很幽默的
语言,这在雅词中是很难见到的。
又如《巫山一段云》: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夜麻姑陪宴。
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佛佛见金鳌。③
王嘉(重阳)《双雁儿·自述》:“真性真灵有何说,恰似晓风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