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 考 古
口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汤箬梅
摘 要 在宋代美学思想影响下,宋代雕塑以宗教雕塑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独特的构思将彼岸信仰真正现实化、世俗化。真实地
再现生活,刻画手法精细入微,具有优美化特征。
关键词 雕塑 风格 宋代 俗情写真 中图分类号 G275.1 文献标识码 A
及至宋代,社会审美文化转型鲜明而深刻。由唐的雄大气魄、外 宋明理学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兼糅道家和佛家的思
放、注重艳丽丰腴,转向宋的内省、隽秀飘逸、强调人格精神,体现出 辨哲学思想 ,注重义理,强调笃实。理学以儒学为主导,其积极人
平淡 、真善、自然之风。宋代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与社会发展 世的人生哲学也使得艺术更加关注现实人生 ,也推进了宗教世俗
和现实生活的变化有关。 化的过程 ,此外理学也渗透于宋代精神文化的各个领域与具体范
一 、 宋代审美心理的世俗化 畴,将儒家外在的道德伦理规范内化为心性的和谐修养 ,理学体
北宋的重新统一结束了国家分崩离析的割据局面,社会环境恢 系的完善建构对宋代审美文化的影响巨大 ,具体到艺术创作而
复安定,宋代社会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学者们描述中世纪中 言,理学提倡实用理性的观点 ,以冷静的现实来引导、控制艺术的
国所发生的一些关键 的制度变革,以为始于八世纪下半叶,至北宋 创作与表现,在形式上追求均衡,塑造出符合对象客观习性的形
而达于顶点 “,统治者制订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促 象并逐渐 自我完善 ,在创作手法上崇尚写实,刻画准确,务必 “求
使农业、手工业与商业高度发展,城市经济地位大幅提高,宋都城一 真尽得”,即务在写真,必求准确,曲尽形态。
片繁华鼎盛景致。张择端的画卷 清《明上河图》描绘出世俗市民的生 二、宋代雕塑的世俗写真风
活气息,汴河上商船云集,街坊内茶坊、酒肆 、肉铺、庙宇鳞次栉比,街 雕塑风格由唐的雄浑博大 、艳丽丰腴转为宋的平淡 自然 、世俗
市上行人形形色色,摩肩接踵,将都市的繁华景象与百姓的世俗生活 写真,神本性 日渐式微 ,世俗化特征 日益鲜明,表现为 “俗情”、“写
场景生动地展现于观者眼前。都市商业的繁盛开始走向世俗化,新兴 真”,体现出美的理想 ,出现了一批生活化、世俗化的罗汉、菩萨等造
的市民阶层逐步形成,成为新的审美心理群体,从而引发市民文化的 像作品。宋代写真风的特点可归纳为:题材的世俗化 、形象的生活
崛起,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价值取向与社会意识更倾向于现实。 化、心理人情化、手法逼真化131229。
“佛教的人世转向早始于中唐禅宗的兴起。到了北宋,佛教的人 1.雕塑内容世俗化。在繁盛的云集商市与瓦舍勾栏中兴起的市
世更深了,高僧大德关怀时事往往不在士大夫之下。”2{F4佛教发展 民文化,迥异于贵族与士人情趣,成为两宋文化体系中具有时代意
列宋代世俗化气息已是十分浓郁,商业繁荣带来的社会意识现实化 义的标志性社会存在。 从“天上人问的强烈对照到它们之问的接近
倾向使得佛教的传播不得不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宋代寺院的 和谐,到完全合为一体”1412o2,将神性与人性融合。四川大足石刻呈现
“俗讲”不仅仅停留于佛教教义的讲述,更多的是民间故事、历史传 出浓郁的世俗情趣,石刻大量采用普通布衣的生活内容,将众多的
说。弹宗认为不 得要读经,也不需要出家,世俗活动照样可以正常 经变故事演化为人间社会的生活写照,运用连环画式的图解方式 ,
进行。慧能禅师提 “即世间求解脱”,强调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 从通俗化的视角诠释宗教意义,创造出生活化、形象化的画面,表现
觉”,“平常心是道”,“担水砍柴 ,无非妙道”将佛引入普通的世俗生 以佛教为主兼含儒 、道二教在内的宗教教义,彰显出世俗之美。两宋
活。巾国化的佛教在对待世俗伦理上融入儒家的心性、人性说,注重 时期,由于牛耕在封建社会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凶此 以牧
忠孝仁义,纠常伦理,将孝推为万善之首,将父母与 “道”、“师”并举, 牛为题材的风俗画在当时表现农村生活的绘画中颇为流行。位于四
为 “天下 大本”之一,即道是神之本,师是教之本,父母是行之本。 川大足石刻的 牧《牛图》则将绘画中的牧牛形象转化为浮雕,牧童与
“以智圆和契嵩的思想代表北宋佛教中的一个新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比较研究.pdf VIP
- 高一的语文专题训练—辨析并修改病句练习题.docx VIP
- QC成果-浙江中烟技术中心:ZJ112卷烟机VE循环风冷却系统的研制.pdf VIP
- YYT 0472.2-2004 医用非织造敷布试验方法 第2部分 成品敷布.docx VIP
- 猪促黄体生成素的重组表达载体、重组细胞株、制备方法.pdf VIP
- 智慧社区规划设计方案.ppt VIP
- 中压岸电AMP系统的安全操作及管理.pptx
-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25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wor.pptx VIP
- 质子治疗与护理.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