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中的病理意识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孤独者》中的病理意识分析    内容摘要:《孤独者》是一篇最“具有鲁迅气氛”的小说,颇带有鲁迅自传色彩。小说主人公魏连殳最终因肺病而死。而疾病是鲁迅小说中的常见元素,病理意识更是深入其中。这不仅与鲁迅自身的患病经历有关,更是他精神痛苦的表达。本文即从身体的疾病、精神的病态分析《孤独者》中的病理意识。    关键词:肺病 未成功的自我实现者 自虐式的报复    《孤独者》向来被很多人认为是最“具有鲁迅气氛”的小说,鲁迅本人也曾说:“其实都是写我自己……”。小说主人公魏连殳是有着“出外游学”经历的学生,接受过新知识和思想,然而他却一步步被家庭和社会孤立开来,难以生存,沦为一个彻底的孤独者。为了生存,他为军阀服务,成为自己原本所不齿和憎恶的人,即使身患肺病也不就医,在孤独与悲苦中死去。肺病是疾病元素在这篇小说中的外在表现,而病理意识更深的则渗透在魏连殳的病态精神之上。下面即从肺病的纠缠与精神的病态两个方面分析《孤独者》中的病理意识。    一.肺病的缠绕    疾病叙事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作家们尤其对肺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巴金笔下的汪文轩(《寒夜》),还是丁玲笔下的莎菲(《莎菲女士日记》)等人物,他们都为肺病所缠绕。文学大家鲁迅对此自然不会视而不见,肺病也在鲁迅小说的人物身上多有表现。    医学上肺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清瘦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小说前三节并未明确提及魏连殳身体上的不适,第四节中魏连殳的肺病则明显表现出来:    “这里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失眠和吐血……”[1]    “现在已是深夜,吐了两口血,使我清醒起来。”[2]    失眠和吐血表明魏连殳的肺病已经较为严重。前文的无表征和后文肺病的突然出现似乎让人觉得十分意外,但是却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以“我”为叙事视角,当“我”收到魏连殳的来信时,“我”离开S城来到山阳谋生已有较长时间,自是无法知道他的生活境况。加之魏连殳在“我”离开之前为生计所迫,生活境况必然堪忧。小说叙述的空白之间即是魏连殳患上肺病的过程,而即使在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生计得到缓解,他依然无法摆脱肺病的纠缠,“新的宾客”、应酬、酒宴这些无疑在身体上一步步加重连殳的病情。    而魏连殳对待他的肺病的态度,更是带着自虐的倾向。当“我”去吊唁魏连殳,向大良的祖母打听他的病症时:    “她却不大清楚,只说大约是早已瘦了下去的罢,可是谁也没理会。因为他总是高高兴兴的。到一个月前,这才听到他吐过几回血但似乎也没有看医生;后来躺倒了;死去前三天,就哑了喉咙,说不出一句话。”[3]    身体消瘦、吐血、哑了喉咙这些都是肺病在吞噬着魏连殳的表现,他一直被肺病纠缠着,却“总是高高兴兴的”,即使已经严重到吐血的程度也不看医生。人究竟要到什么地步才能将自己的身体置于此种地步?那就是精神上绝异的痛苦和对生的了无牵挂。在寒石山的亲人和乡人眼中,“他确是个异类”;S城的人以各种方式攻击他,连小孩子也不亲近他;一个知识分子为生计所迫最后竟然沦落到为军阀做顾问。魏连殳屡遭不幸,精神上孤意独绝,“像一匹受伤的狼”。同时身体的肺病纠缠不休,他无处宣泄的苦痛正好可以通过身体的残损与消亡得以释放。所以他才能在信中写得那般貌似轻松,“新的失眠和吐血”,所以他才对肺病置之不理,任其自由。肺病给魏连殳带来了身体上的折磨,却又是他精神苦痛释放的良药,更是他摆脱这个冷漠孤独的世界的唯一方式――死亡。    叙述疾病可以说是鲁迅小说的一种常态,《狂人日记》中狂人的精神病、《药》中华小栓的肺痨以及《长明灯》中疯子身上的精神病等等这些都体现了鲁迅对疾病题材的偏爱。这种偏爱与鲁迅自身的患病体验和学医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少年时代就有肺结核的伏根,以后的生活也长期为肺结核纠缠,而鲁迅对自己的病“采取了蔑视的或漠然不关心的态度”。有研究者认为,肺结核带来的长期低烧、咳嗽、虚弱容易让人出现焦虑、偏执情绪,肺结核病与死亡的威胁显然对鲁迅的思想和心绪造成了很大影响。鲁迅将他的偏执全然寄托在魏连殳身上,所以魏连殳同他本人一样“也没有看医生”。    二.精神的病态    1.未成功的自我实现者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类都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各种潜能的趋向。魏连殳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以一种理想主义的社会伦理责任和道德伦理责任为前提来确认自己的人格价值和社会角色,他一直在向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前进,可他至死都只是一个未成功的自我实现者。    魏连殳从偏远落后的寒石山而来,却与一般人不同。在连小学都没有的寒石山中,他是村里唯一一个外出游学的学生。其时,中国的“兴学”已有二十年,作为外出游学学生,连殳在知识和思想上自是不同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