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辛开苦降法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探析与体会
翟兴红李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10001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普通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有报道其患病率高达
200/o-30%,大约占消化科门诊就诊病人总数的50%左右…,该病起病大多缓慢,病程常经年累月,
呈持续性或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功能性消化不良
的诊断目前采用2006年罗马III诊断标准,患者上腹饱胀或疼痛,餐后饱胀不适、嗳气,反酸,烧
心等症状,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的结构性或器质性病因,没
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病史至少在6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西
医主要采用抑酸、促胃动力、抗幽门螺杆菌等对症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功能性
消化不良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的症状长期存在,反复就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了大
量诊治费用,造成社会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中医基于整体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独到优势,
笔者运用辛开苦降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对于一些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以兹同道。
l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病机与治则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为上腹胀满或疼痛,属于中医“痞满”“心下痞”、“胃脘痛”等范畴。
胃痞早在在‘内经》中即有所记载,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
满病,”《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备化之纪,……其病痛”,“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明代
张介宾时称之为“痞满”。《景岳全书.杂证谟.痞满》指出,“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
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
痞满之为病,因于脾胃升降失常。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气于肺痿,结而不散,
则为痞”,《丹溪心法》“痞气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谓也”。人体气机的的正常运行是保证五
脏六腑功能正常的关键,而气机运动的形式不外乎升降出入。气之在人,贵在调和,阴阳二气应调和,
升与降、出与入应协调一致。若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就会致病。脾胃互为表里,同居中州,乃气机
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气机最易相互影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脾胃健运,清升浊降才能气机调和,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周身,
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理活动。脾胃清升浊降,则胃肠功能协调有序,脾胃升降,不失其常则安,脾
胃升降失司,脾之清气当升不升,胃之浊气当降不降,“升降之气,上下不得交通”,升降之气阻于中
焦,中焦气机痞塞,则发为痞满。 、或清气不升反降为泄,浊气不降反逆,为胀,为吐,为哕。若痞
满病久,伤及他脏,虚实夹杂,寒热错综,可变生他证, 致使病情缠绵难治,故日“内伤脾胃,百
病由生”。
治疗痞满调畅脾胃气机是关键,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如此。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
宜降则和”,要恢复脾胃受纳腐熟运化的正常功能,宜升脾、降胃、通利气机,顺气畅中。对阳气不
升、浊气不降、气滞不行、湿浊阻滞、脘腹胀满难已者,宜升清阳、行气滞、化湿泄浊法.对胃阴不
足、胃气不降者,给予养胃阴,即所谓“津液来复,使之通降”。一般而言,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痞满之证效果良好,然对于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症状复杂多变的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
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良,,常法恐难奏效,开结散痞需审因度势,详细辩证。患者或脾胃素虚,或失治误治,苦寒伤脾,
或热由外陷,寒自内生,常表现为寒热错杂于中,虚实夹杂之证。如很多患者既有胸脘痞闷,心烦
口苦等上焦郁热之证,同时又有腹胀肠鸣,绞痛泄利等下焦虚寒之证,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如《灵
枢.师传》中所言: “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胃气不
降反逆故胀、故呕,脾气不升反泄故下利肠呜,上下阴阳不能交通,寒热互结心下。气机痞塞,气
滞中焦,故见心下痞满。
2辛开苦降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理论探析
辛开苦降之法始于张仲景论治‘‘J心下痞”,张仲景在《伤寒论》认为痞满的生成是由于伤寒病的
太阳阶段,医之早下、误下,正虚邪陷,脾胃升降失调所致,故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物联网系统安全PPT教学课件.pptx
- 慢性肾脏病5期贫血.pptx VIP
- 脑电图试卷.(DOC).doc VIP
- FLOW-3D软件Cast铸造模拟介绍.ppt VIP
- 三上《朝读经典》.pdf VIP
- NB∕T 31011-2019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pdf
- 1.1 常见的植物(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2025.ppt
- 全身不同部位推拿按摩.pptx VIP
- 2021版ESD静电防护工程师及内审员培训课件(ANSI-ESD-S20.20-2021).pdf VIP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