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德育校本课程,补学生教育缺失
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所强调的。但是,目前德育课程的建设却不够理想,课程内容未能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展较快,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浪潮冲击下,部分青少年价值观发生扭曲,受颓废主义、享乐主义、主张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影响,投毒的、自杀的、抢劫的、打架的、离家出走的、胸无理想得过且过的、沉迷网络彻夜不归的,甚至弑师、弑亲的等个案屡见不鲜。而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教育的课程阙如,显示了目前教育的缺失和被动,导致形成扭曲生活态度的青少年得不到及时的矫正。
柳斌同志说:“考试成绩不一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相反,道德品质却会影响人的一生。”我作为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以对全校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责任感,针对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当前教育的缺失,开设了生命教育课、价值观教育课、青春期教育课、感恩教育课、“拒污”教育课(统称“思想品德”课)等亲切、生动、及时的德育校本课程,收到良好功效,有效地遏制了一些不良行为,成为目前学校“医治”教育缺失的“偏方”。
一、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贴近学生实际构建校本德育课程
1. 补生命教育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尊重人,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爱惜生命和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是完全一致的。教育是教人做人的工作,教会学生树立“生命第一”的观念尤为重要。所以,我从以下5个方面上好弥补生命教育缺失的课。
(1)让学生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美好的。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教育学生:一是生命来自父母。《孝经》中引述孔子的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懂得父母生养子女的艰辛,记住父母为自己做出的巨大牺牲,要珍爱生命;在母亲节期间,我校举行“要爱自己的妈妈”的征文比赛,使学生懂得母亲经“十月怀胎”孕育生命,又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培养学生爱母亲、爱母校、爱祖国的感情。二是生命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丢掉了生命,其他一切无从谈起。生命远重于财物、享受、地位、虚荣和一时的快乐。有的学生受不了一点挫折、一点委屈,仅仅因为父母、老师、同学的一时误解或过火的批评就想到自杀,说明他们的理想、志向是多么的渺小,情感是多么脆弱。我们指导学生分析佛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一理念中的人道主义价值,说明对生命的态度是区别善与恶的重要分界线。
(2)结合“雅安、汶川地震”上课。四川两次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和随之而来的救助行动,对中国人情感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为此,我为学生上了“生命最可贵”一课,课件中选取了很多感人的情景,如:汶川地震后,人们在废墟中挖开倒塌的房屋救护伤者,一位已经停止呼吸的母亲仍保持着用身体掩护身下儿童的姿势,而身下的4名儿童保住了生命。借此,教育学生懂得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要为社会作贡献的意义。并着重向师生讲明:作为生者应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敬业乐群,奉献社会;作为老师应恪守本业,为人师表;作为学生应勤奋好学,报效祖国。
(3)组织逆境教育课程。青少年面对的主要压力有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挫折压力等。我和同事有针对性地组织我校学生赴新丰县第一中学学生家里做客,体验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教育学生学习贫困山区孩子在逆境中顽强生活和学习的毅力,联系中华先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把苦难当作人生滋养的崇高境界。
(4)在升旗仪式上进行教育活动。针对复旦大学发生的投毒杀人案件,我指出,无论剥夺别人的生命还是放弃自己的生命都是不可接受的,作为和谐校园,必须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因而要求全体同学做到:第一,提倡团结友爱,反对拉帮结派;第二,提倡敬畏生命,反对校园暴力;第三,提倡感恩父母,反对轻视生命等等。
2. 补价值观教育课
教育学生懂得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怎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东莞长安的经济发达,有100万外来人员从事各种生产劳动,只有不足4万的本地人享受由总人口提供的丰厚福利,同时又享有管制甚至驱逐外来人口的特权,这样就形成了“户籍制度下的‘八旗子弟’”。一些青年人不读书、不务工、不从商、不回家;一些学生胸无理想、得过且过;一些学生学习的目的只在于考上一所好的学校,将来找一份挣钱多的工作,买车、买房,等等,在他们的心中,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被日益遮蔽,在文化选择上困惑彷徨,有的误入歧途,精神家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