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缓控释制剂给药系统的
研究现状与进展
杨义芳 杨悦文 屈晓晟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国 200240
缓释制剂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达到延长药物作用的一类制剂。控释制
剂是指药物从制剂中以受控形式恒速释放至作用器官或特定靶器官
而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类制剂。国外对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
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而我国自上世纪八
十年代才开始对中药缓控释制剂进行研究,比我国化学药晚了近10
年,起步较晚,发展也较慢,尚处在初级阶段。
逐渐形成和完善。
1.中药组分形式
1.1.单体化合物:灯盏花素缓释胶囊;槲皮素微胶囊;青藤碱缓释片;
葛根素缓释复合骨架片;盐酸青藤碱口服渗透泵等;
1.2.单味中药:肝苏缓释胶囊;熊胆缓释胶囊;元胡止痛胃漂浮型控释
片;石菖蒲双层片等.11卅
1.3有效部位:钩藤总碱凝胶骨架片;三七总皂苷缓释片;葛根黄酮
缓释胶囊;淫羊藿总黄酮缓释片;总丹酚酸胃内滞留缓释片;银杏总
内酯控释小丸;银杏缓释微丸;复方雷公藤口腔缓释膜;雷公藤口腔
缓释膜等;15-81
1.4复方制剂:复方丹参缓释片;复方丹参缓释多层片等【91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主要为有效成分类制剂和中药复方类制
剂。
2.剂型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主要剂型是片剂、胶囊和外用贴(膜)剂,其他剂
型有植入剂、颗粒剂、注射剂、凝胶剂栓剂、滴丸、茶剂、药条
及前体剂型,如:微丸(球、囊)、纳米粒等
3.适应症
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率高、需长期或频繁给药
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痛症、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高
血压、老年痴呆、哮喘、肿瘤等。
4.给药系统(DDS)
1R1
4.1.口服时控释给药系统
1)骨架片:a.亲水凝胶型骨架片:b.不溶性骨架片;c.溶蚀性骨架
片.【1m。3J
2)多层片f91
3)微囊、微球[14-161
4)骨架型、膜控型微丸110,16-221
5)膜控释制剂例
6)渗透泵片f24】
7)固体分散体[25-26】
4.2.口服定位给药系统
1)胃内滞留片127-30】
2)结肠靶向给药131】
4.3.生物黏膜给药系统
1)口腔黏膜生物黏附制剂132-33]
2)鼻黏膜给药制剂134-35]
4.4透皮给药系统
1)膜控型贴片136-40]
2)巴布剂[41-42】
4.5脉冲式给药系统
1)定时脉冲给药[43-45J
2)定位脉冲给药146i
5.释药机理
182
5.1.亲水性辅料组成的凝胶骨架制剂——以骨架溶蚀和药物扩散为主
5.2.疏水性辅料骨架制剂——主要为骨架溶蚀、药物溶解和药物扩散
等机制
5.3.水不溶性辅料骨架制剂——以药物孔道扩散为主、兼有渗透压驱
动
5.4.膜控型制剂——为包衣膜溶蚀、孔道扩散、渗透压驱动[47-501
6.成型技术
6.1.骨架技术[5i-55】
6.2.膜控技术【5“2】
6.3.其他新型制剂技术包括固体分散技术,纳米技术,脂质体技术
箜[63-67]
可
7.药用辅料
7.1.天然材料类海藻酸钠(SAL)-划分低黏度、中等黏度和高黏度
SALl酩-711
7.2.改性材料类
1)羟丙甲纤维素(HPMC):K型主要用作亲水凝胶骨架材料,E型则
主要用于薄膜衣【72-731
2)乙基纤维素(EC)174忉】
3)壳聚糖(CS)080-8tl
7.3.合成材料类
1)聚Z,-醇1821
2)卡波姆(Cb)183l
1R3
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84】
4)聚乙烯醇(PVA)1851
5)聚乳酸(PLA)1861
8.制备工艺
8.1.直接压片法
8.2热熔挤出法1871
8.3.流化床设备(fluidingequipment)
9.质量评价
9.1.释放度评价
1)常用释放度评价参数:累积释放量、释药时滞、累积半量释放时
间、平均释药时间I鼯一90]
2)释放动力学模型评价:一级动力学方程、零级动力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