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敏感的观察者与思索者——张立群《白马——诗的编年史(2005-2012)》分析.pdf
第 35卷 第 2期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 2月 20日
Vo1_35 No.2 Feb.2O2015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5.02.006
敏感的观察者与思索者
— — 张立群 《白马——诗的编年史 (200C一2012)》分析
王 蕾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l10136)
摘 要:学者张立群同时兼具诗人和批评家双重身份,诗集 《白马——诗的编年史 (2005—2012)》是其
2005年至2012年近七年间的作品。从对光源的巧妙运用、对灵魂与生命的思索、都市与异域的自由转换等角
度,分析其诗作因时、因地、因物、因情呈现出的不同风格与特色,表达对生活的观察与生命的思考。
关键词:张立群;《白马——诗的编年史 (2005—2012)》;光源;生命;灵魂
中图分类号:120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5)02—0012—02
从古至今 ,诗人和批评家不胜枚举,但同时兼具诗人 光依然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穿过。”在这首诗中,作者
和批评家双重身份者却在少数。新文化运动以来,更不多 将本属于房间里的不同物件,通过一束照进屋内的阳光
见。读张立群的诗,其诗人和批评家的双重身份得到认同。 串联起来 ,并最终将视点停止在一个玻璃杯上。接着 ,通
就发表时间来看,《白马——诗的编年史(2005—2012)》 过触碰玻璃杯使其位置发生变化,而阳光再一次透视而
全书内容是张立群2005年至2012年近七年间的作品,但 过。由此产生对无聊与尴尬境地的思考。可以说,阳光
就写作时间而论,最早可 以追溯到 1993年。长达 19年的 的出现是整首诗的线索和灵魂。选用这个角度去结构全
时间,涵盖了张立群求学、结婚、生女到为师的几个关键 诗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极强的观察力和生活感悟力。同样
人生阶段 ,也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变化与坚持。其创作的 地,这种奇妙的观察方式也在其他诗中得以运用。如 《午
诗作因时、因地、因物、因情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后的葡萄架》中,通过阳光的半投射,将葡萄照得有些发
但通读张立群的诗,始终保持不变的是其作为一个生活观 亮 ,从而产生如火焰的联想。作者的比喻不是无端、无来
察者与感悟者的身份与视角。本文试图通过把握上述两个 由的凭空想象,而是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极强的观察力,使
特点简要地分析张立群诗歌所呈现出来的特点。 人切身感受到阳光下葡萄架动人的姿态。
一 、 对光源的巧妙运用 除太阳之外,作者还选择了不同的种类其他光源。如
在张立群的诗歌中太阳或阳光是使用较多的一个意 《从海水的底部浏览月光 》 “从海水的底部浏览月光 /
象。其中,阳光是出现的最多。如 《七月》中 “肌肤和太 悬浮的躯体 ,在低处 /在玻璃的另外一端”;《1985年的
阳一样 /散发着热量”;《新鲜的孩子》 “举起一根明亮 秋夜》 “12岁的秋天,我就 已经开始 /穿上棉袄,夜晚的
的手指 /太阳将新乡的肉体照得通明”;《观看雕像》 太“ 蜡烛映照着 /漆黑的窗玻璃 /看着上面映出的景象 /心里
阳已经熄灭了 /汹涌的昏暗使劲摩擦着我的脸”;《视线》 总会涌起莫名的恐惧”;《我的乌有之乡》中 “他们去赶
“日子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我的 /从唐朝升起,太阳 /分秒 海的时候 /寄居蟹正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睡觉 /燃烧的日光
穿越时空”;《午后的写作》 “太阳就这样倾斜 /光线缠 灯,也许 /还开着窗子”。这些光源或明或暗,或远或近,
绕着阴影”;《溯源》 “溯源,太阳曾穿越躯体 /身体鲜 或高或低 ,都渲染着整体的气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
红 /鱼籽血红 /河水也因此镀上颜色”,等等。在这些运 外化形式。
用太阳或阳光作为意象的诗歌中,除用于举例外,更多是 二、对灵魂与生命的思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