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8年3月 湖南舅一印蘑学报 Mar.2008
第8卷第 1期 JournalofHunan FirstNormalCollege Vo1.8 NO.1
清末翻译文学的地位与翻译策略
蒋 芬 ,汤燕瑜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摘 要:伊文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处于文学系统中心地位时,往往不惜打破本国的传统规范,引进
新的表现手法;翻译策略着重译文的 “充分性”;处于边缘时,则常常套用本国文学中现成的二级模式,翻译策略着重可接受
性。通过对鲁迅和林纾的翻译 目的和翻译策略的分析,可以看 出同一时期不同翻译策略的采用取决于译者的翻译 目的以
及译者对 目标文学传统的主观认定。
关键词:翻译文学;翻译 目的: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369(2008)01-0132-02
一 、 引言 二、林纾的翻译 目的与翻译策略
伊文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认为,文学本身是一个多 1900年 12月31林纾在为 《译林》月刊写的序中,清楚
元系统,包含经典文学、非经典文学、成人文学、儿童文学 、 地表明了自己的翻译 目的。 “吾谓欲开民智 ,必立学堂;学
原创文学、翻译文学等等一系列互相对应的系统。然而它 堂功缓 ,不如立会演说;演说又不易举,终之维有译书。”
们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不断的争斗中,中心和边 他认为只有发展翻译事业,才能 “开民智”,而他志于 “广译
缘的位置可以进行转化。其中的翻译文学,在三种情况下 东西之书”,“大涧垂枯,而泉眼未涸,吾不敢不导之;燎原
会 占据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1)文学多元系统依然 垂灭 ,而星火尤爝,吾不能不然之。” 他在 1901年9月所
“幼嫩”;(2)文学多元系统在大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或者 译 《黑奴吁天录》写的 《例言》中说,此书 “犹明季 《六君子碧
处于 “弱势”;(3)文学多元系统 出现转折点、危机或真 血录》之类”,希望国人通过黑奴的悲惨遭遇,“引为殷鉴,”
空。…根据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文学处于中心时,译者往往 “勿以稗官荒唐视之”。在此书 《跋》中又说:“余于魏君同
不惜打破本国的传统理论,引入新的表现手法 ,翻译策略倾 译是书,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
向于 “充分性”,即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翻译文学处于边 及吾种 ,不能不为大众一号。”他认为:“今当变政之始,而
缘时,则倾向于 “可接受性”,即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根 吾书适成 ,从既煳弃故纸,勤求新学,则吾书虽俚浅,亦足为
据佐哈尔的理论,清末时期 中国的翻译文学应该处于中国 振作志气 ,爱国保种之一助。”1901年,林纾谈到了自己从
文学系统的中心位置。因为:中国文学有悠久的历史,但传 事译著的直接动机,“触黄种之将亡,因而愈生其悲怀耳。”
统小说遭到梁启超等人的全盘否定,他们提出要创作新小 “余与魏君同译是书,非巧于叙悲,以博悦者无端之眼泪,特
说,这新小说算得上是一种处于最初的发展阶段的新文学 , 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亦足为振作志
这符合第一种情形;小说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一向被视为 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与清政府签订了
“小道”,实际上处于边缘的位置,这符合第二种情形 ;此 《辛丑条约》,林纾看到了民族生存的危机,体会到了民族
外,以梁启超为首的 “新小说”派在提倡小说界革命时对传 士气的盛衰。一方面是 “今有强盛之国,以吞灭为性”,“以
统小说大力贬斥,以致小说这一文类变成真空 ,这是第三种 强国之威凌之”;一方面又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