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厚力沉悠然自远――论恽向山水画艺术特色.pdfVIP

气厚力沉悠然自远――论恽向山水画艺术特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鉴赏1 界,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吧。因为受到近大远小的缩形变 在布局构图上的矛盾。之所以这么认为.只想说取景布置 化规律的影响,画面上方的空间必须精心布置。否则构图 是绘画的最基本要素,一切艺术品作为一种。视觉方式。, 将难以成立。中国画以。俯视法”的方式。故反映在传统 都是。观看。方式的结果。传统画家的特殊。视法”同样 人物画构图中的画面形象往往是。近低远高”。正常平视 折射出了中国人的宇宙观. 。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是 时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形的。观者眼中的物象应是近高远 跨时空的中国人文艺术精神的内核,正所谓:站的高。看 低。或者叫。近下远上”,即近的人物处于画面下方。远 的远。中国早在北宋时期就实现了写实到写意的转变,源 的人处于画面上方且高于前面的人,如张萱的《虢国夫人 自苏东坡发起的文人画思潮,。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 游春图,在构图上就避免了画面上半部分空间因受缩形 邻”。这是一种宏观向微观的转变。 变化带来的干扰。“延长和缩短上下左右各个别形问的距 离时,就愈得自由地求尽疏密变化的能事。因而构成纵高 参考文献 能达随所欲高的立的卷轴画,横长能达横所欲长的横的卷 1.吕去疾主编《吕凤子文集》 轴画”——吕凤子。再通过部分留白的处理.传达出空灵 2.周积寅编著餐中国画论辑要》 的意境,给读者无限遐想。特别是大场景、多人物的画面。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着.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 远近透视法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画家既想表达清楚又惟 4.f日】中川作一着许平.贾晓梅.赵秀侠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 恐违背透视法的科学性,这未尝不是肖像画盛行西方的缘 5.袁欣.苏辉.吴斌编《中国古代人物画风》 由。西方绘画中虽不乏俯视取景,但不是。无限高远”视 6.徐流.谭平.德英编Ⅸ宋人院体画风》 点,为了突出重点,作者的视点离中心人物最近.由于透 7.魏永利.殷金山编《美术技法理论》 视消失缩形和空气透视的原因。位于画面上方远处的人物 8.张东.心境合一——论中国山水画空同结构意识.美术研究 通常会变小或模糊不清。中国画的人物形象则不是如此, 不受缩形变化影响。靠。遮挡”表达纵深前后。此类情况 在唐、五代、北宋时期的人物画中尤为显著。 明·李日华说:。大都画法,布置意象为第一”。中国 李劲松: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画家的高明之处正在于用特殊“视法”缓解了远近透视法 责任编辑:赵卓 气厚力沉,悠然自远 ——论恽向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袁 平 恽向I1586—1655)。字本初、道生。后以字行,号从现存的画作来看,悍向几乎只有山水画作。在这些 香山,武进(即常州)人。是明末清初“常州画派”的一 作品中。甚至连点景的人物、亭台楼阁等也极少见,可见 个关键性人物。在恽向所处的时代,山水画经过元明的发 他的绘画创作题材较单一。是纯粹的山水画家。综观其画 展.吴门派衰落后。画坛已渐成凋零之势。其时。山水画 作,或气厚力沉。或悠然自远。大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 家们对元季画家极度推崇。几乎。人人子久,家家一峰”。 现出来: 根据董其昌“沿流讨源”的观点,恽向也是以黄公望为中 心。往上追溯至董源、巨然。旁涉倪瓒。泛滥诸家。对董 巨的学习,使其。气厚力沉。,而对倪黄的钻研,又让他 一、强调山水画的意境、气韵和笔墨 的画面呈现。悠然自远”的风貌。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宋代,题材、经营位置等渐渐成 2008年m10期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