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思想解放潮流(一).doc

课题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思想解放潮流(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思想解放潮流(一).doc

课 题 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思想解放潮流(一)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开眼看世界” 新思想产生的原因;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综合评价“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学生认识 1、了解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 2、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近代以来思想解放潮流的基本主张。 教学难点 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经历了器物时代、制度时代和观念时代。 教学时间 第 周星期 第 节 教学过程 一.“开眼看世界”(板书、讲解法、讲述法)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 ②有识之士(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外患日深的历史条件推动下,面向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概况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四洲志》和《各国律例》;仿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②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意义(影响) 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过渡:正如当代历史学家戴逸所说的“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很可惜,在当时,大多数人只把《海国图志》视为“识夷情”的入门书,很少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真正发展并实践这一思想的是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的洋务运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板书、讲解法、讲述法)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朝政局内忧外患。 2、内涵:中学指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礼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 3、实践: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的评价。 评价:中体西用即以封建正统思想观念为根本,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的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注定会失败。 (2)过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从而过渡到维新变法。 三、维新变法思想(板书、讲解法、讲述法) ①背景: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 ②归纳: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 政治: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与西方商战;文化上,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③评价:早期维新思想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 过渡:早期维新派提出的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3、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①背景 过渡:岁月如逝,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国似乎清醒了,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比原来清淅多了。由此,假如你是19世纪末期的一位资产阶级爱国者,你觉得怎样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既要政治变革,又要救亡图强。两者结合起来。看看康梁谭领导的维新运动吧。 早期维新思想提出的改良政治主张,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汇集成一股思潮。 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 在万木草堂讲学,阐发维新思想; 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特点: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作用:冲击了守旧势力,抨击了顽固势力。,奠定了维新派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 担任《时务报》的主笔; 《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申民权、设议院、强调变法图存的道理; 严复:(1)借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论述了只有

文档评论(0)

shengy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