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和发展---来自内邱县试验区的报告.pdfVIP

扶贫和发展---来自内邱县试验区的报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8国际山区资源开发与保护研讨会 仁弓j弓 扶贫与发展。, 一来自内邱县试验区的报告 严瑞珍圆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本文叙述r太行山内邱县扶贫与发展试验区第一期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成果.提出对贫困山 区的资金投入采取偿还的方法,从而实现资金的投放与回收.再投放,再回收.周而复始滚动发展的模 式。 在做法上采取成立经济台作社.商品意识引人社会经济,推广适用技术,培训农民等措施。使试验 区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关键词扶贫发展 ZenlralslelIefur Enlwlck】tlngshi‰,简你EZE)和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于1994年在太行山 东麓创建了脱贫与发展试验区。第一期项目从1994年1月起至1996年12月结束,共3年.EZE第一期资 助金额885.000马克,当地配套资金165,000马克,台计1,050,000马克,约台500万元人民币。 1概况 试验区坐落在河北省内邱县西部深山区的三个乡。第一期项目覆盖11个村1100户、5250人。这里 自然资源条件很羞,年降水量只有500毫米左右,足个半干旱地区,春季严重缺水,产量低下;人均拥有耕 地0.02公顷;1993年人均产粮lft 卡,距世界银行规定的最低人均日需要量标准尚差100大告;人均山地资源虽有1.1公顷,但全部被裸露 的片麻岩所覆盖,无法利用。居住在这里的贫苦农民除了砍伐尚存的少量林木烧炭出卖和外出打工收入买 回所缺口粮外,别无其它谋生手段.世世代代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我们访问过一户农民,全家三口,父亲 种地,母亲半残废,~个f多岁的小女孩为丁养家糊口不得不外出在一个砖瓦窑当临时工。当砖瓦销路好 时尚能领到工资,不好时则拿不到分文,但她仍愿继续留下无偿劳动,为的是挣口饭吃把自己的一份口粮 留给她的父母。贫穷把人心搞涣散了,姑娘嫁到山外,孔雀东南飞。槲树滩村320口人中就有40多名光棍 汉。 2组织起来,造土引水 试验区的第一件上作是把农f毛组织起来.成立经济合作社。在11个村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内邱县经 济合作社联}},作为实施项目的农民自己组织机构,依靠农民自己觉悟和力量.自上而下地通过艰苦奋斗, 自己解放自己,摆脱贫困。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内邱县经济台作联社肩并肩于1994年春.在当地政 曷声蠢毒亳麓竟京海挂区中国人&大学.1。。。8,2 184 onResources OfMountainousAteas 98International &Proteciion Symposium r)eve]opmen 府配合下.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反贫Ⅲ斗争。 土与水足农、吐牛产最基本的要素,但这里既缺j‘又缺水。试验区首先就要从解决这里的土与水的问题 着手。遍布项目逸的片麻岩具有经破碎后,很快风化成十的特点。试验区的反贫困斗争就从火药爆破岩石 人手,当年爆破.当年修建梯田。这样连续三年苦战,11个村的男女老少,不顾天寒地冻,用钢钎大锤,硬是 在千年顽石t一寸寸的凿出一米多深的炮眼.在地动{lI摇的爆破声中,修出一层层的梯田。饿I『,就在地里 烧壶开水,啃着冻硬的窝窝头,从日出干副日落。据不完全统计,在开山造地最繁忙的日子,每天有3200 人奋战在山头,农民们接女儿、女婿.请亲友来帮1,外出打工的民工们也纷纷返回乡里,加入治山的行列, 他们说,这才是为子孙后代造富,凭着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终于在山头上修出r700公顷梯国,合人均 0.13公顷,最古老的岩石变成最新的土壤,千年顽石终于成为万亩良田。人均栽植板栗70株,并在80% 的梯田上,在板栗幼树行问间种上粮油作物。 这里春旱严蕈,栽上的粜树难以成活.即使成活,日后也难以高产。试验区在造地的同时,还动员农民 兴修水利。他们广辟水源,修水库,截潜流,挖深井,并兴修扬水站,引水上山。前后共兴建水利工程36处, 凡是地形许可,能够引水灌溉的田地,都实现r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