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新型着色渗透剂的研制
1 1 2 2
沈明奎 ,徐阿江 ,周 宇 ,周在杞
(1.吴江市宏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215237;
2.苏州热工研究院,江苏 苏州,215004)
摘 要:本文介绍了应用先进纳米化技术新型高灵敏度着色渗透剂的研制。与国内外核级渗透剂
相比较,其渗透性能、可清洗性与国外产品相似,而其灵敏度、使用安全性和经济性则优于上述渗透
剂。并已逐步用于核电设备的表面检测中。
关键词:纳米技术;渗透剂;核电设备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type Dyeing Penetration Agent
1 1 2 2
SHEN Ming-Kui , XU A-Jiang , ZHOU Yu , ZHOU Zai-Qi
(1.Wujiang Hyperd NDT-Material Co Ltd, Suzhou, 215237, China;
2.Suzhou Nuclear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Suzhou, 215004,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nan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sensitivity Dyeing penetration agent. Wit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nuclear-grade penetrating
agent, compared to its permeability, cleansing of foreign products with similar, and its sensitivity, the use of
safety and economy better than the above penetrating agent. nuclear power equipment and are gradually
being used in surface detection.
KeyWords: Nanometre technigue; Penetration agent; Nuclear power equipment
98
1 引言
着色渗透法是五大常规方法的一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11年 3 月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向
国际社会提出了核安全的无比重要性。核能利用必须为实现“核安保”的核心目标而努力。因此,新型渗
透剂的研制,已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需要。这种以液体表面张力及湿润性分析为理论基础的检测方法,通过
微纳米材料及其工艺的实施,从根本上提高了其定量化水平,获取有关裂纹方向、深度、长度等特征量,
进行缺陷的分类识别,旨在提高检测可靠性。
2 渗透剂消耗量现状
着色渗透剂在积极适度发展核电的形势下,用量逐年增长。根据 2009 年度中国大陆核级着色渗透剂
使用状况初步调查研究结果,此类渗透剂年消耗量将近 26t。具体见表 1。
3 目前存在问题的技术分析
着色检验是廉价的,问题在于渗透剂的改进是必须的,其一它的喷涂方式对渗透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决
作者简介:沈明奎,男,从事渗透检测研究。
613
定性的关键作用,可挥发性、可清洗性至关重要;其二它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