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雾建筑论坛与建筑设钎要
古镇的发展及其建筑艺术
——记西来古镇
林 玮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 以四川西来古镇为主体,通过分析古镇的演变及川西古镇的特点,挖掘出西来古镇的人居环
境和建筑艺术价值,主要分析了西来古镇的建筑艺术和易于遗失的古镇文化元素。
【关键词】 川西古镇;西来古镇; 建筑; 艺术造型;保护
【中图分类号】1-080 【文献标识码】A
l古镇的由来及其演变 3西来古镇的建筑艺术造型
古镇的说法早已有之。“镇”是古代的军事据点,因为驻 3.1西来古镇的建筑风格
扎的军队需要各种消费品,所以商品经济渐渐发展起来,形成 西来的建筑风格是传统的蜀式汉风,西来的民俗是正宗
一定规模,逐渐吸引附近的百姓甚至远处的人们前来交易货 的川味烧烤。虽然这里少了些江南古镇盘龙舞凤的秀丽,却
物,最后产生较多的定居行为。绵延千年岁月,保存完好的城 也多了些蜀汉风格的简洁、儒雅。
镇即为现今的古镇。而这些富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城镇,基本 3.2西来古镇的建筑艺术
上都会表现出“古、幽、特”三大基本特征。现在的古镇大多数 西来古镇主要景点有残城址、老街、文峰塔与惜字宫、千
都是以前的街道、庭院。古镇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川西古 年古树。而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老街、文峰塔和惜字宫。
镇。成都的古镇大多离不开山水,因此多有一股粗犷而不失 老街,闻如其名。将建筑结构、实用功能和民问工艺巧
灵毓的气质。四川古代没有村庄,农家皆是散户零星居住。 妙地结合在一起(图1)。
大约在明清时候,人VI在这里逐渐聚居而形成了街市。到了
清代,古镇就已集街市、场镇、商埠为一体,盛产稻米和茶叶,
人文内涵也极其丰厚。大多数的建筑都是脚楼式的,楼顶铺
着黑色的瓦片。四川的古镇大多数都靠近山、水,木材较多,
镇上的许多老建筑都是木质结构的,建筑特点流露出浓郁的
明清气息,雕梁画栋,门窗上也精雕细刻着花鸟草木¨J。
2川西古镇中的西来
川西古镇的地域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与川西地域的地形地貌相融,临水而不亲水,靠山而
不近山,但古镇都见山见水,环境优美。
(2)城镇依河道一侧布局,一条主街垂直串联众多街巷
的自然布局形态。成都古镇因江源河流自然条件的制约,只 图1老街
能依河道一侧而建,多数为一条主街,主街依地形蜿蜒曲折, 在这有近百年历史的老街上,纵横交错,有簸箕街、烟巷
从主街垂直延伸形成多条街巷。 子、水巷子、花龙门子、亭子巷等。居住着395户人家,总人
(3)以川西民居建筑为主,而又有不拘一格的多样化建 口达1288人.近三百户人家居所是木结构。JII西民宅味十足
筑形态。成都古镇的传统建筑,主要为二层以下木结构或砖 200 m小巷。200m长
的楼宇之间,构成了1 nl长街和近700
木结构的穿斗建筑,篱笆墙、木门窗、瓦坡顶、体量小,青瓦、 的老街全是木质结构的瓦房,街道平整,这是在其他地方看
原木色、灰白墙,色彩自然质扑,较典型的川西城镇民居建筑 不到的。别的不说,单说这里的窗子就有:板式的、大方格
特点。 的、细花格的、菱形的、椭圆的等等。
西来,具有典型的川西古镇的特点。它位于成都平原蒲 (1)房顶。西来镇老街上的青瓦房。
江境内的临溪河畔,是个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古镇。西来 有持续的穿插具有典型川西古镇的特点(图2)。
古镇相传始于西魏恭帝所建I临溪县,能够将建筑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