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东渐与晚清社会的医学变迁——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pdfVIP

西医东渐与晚清社会的医学变迁——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图书情报论坛 2008年第 2期 (总第 78期) · 裴丹青 西医东渐与晚清社会的医学变迁 — — 以 《点石斋画报》为中心 摘 要 晚清西学东渐强风,促进 了西医东渐的历程。文章阐述了西医凭借其卓越的外科 医 术,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和 良好的医德医风,逐渐立足中国,并向中医的一统地位挑 战;中医因其 自身的局限性 ,在西医面前有些相形见绌,开始了缓慢的分化变迁历 程;因其导致了近代民众就医观念的转变与西方医疗卫生制度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 代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化与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 西医 中医 最石斋画 晚清 晚清西学东渐这股强风,促进了西医东渐的历 被誉为 “王政之一端,亦为民生所不可缺者” 程。西医凭借其卓越的外科医术、先进的医疗技术 的中医,到晚清时期已渐渐不尽如人意。其庞杂的 设备和 良好的医德医风,逐渐立足中国,并向中医 从业人员、颇受质疑的医德及学科局限I生,都使其 的一统地位挑战,晚清医学开始了其缓慢的变迁进 自身面临着分化的趋势。 程。学界就此问题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如郝 1.1晚清中医由于从业人员庞杂,致使整体医务素 先中的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会认同》,何小 质下降 莲的 咯论晚清西医的文化穿透力》等,或从社会 “医家 以救人为术,固宜着手成春 ,而无所用 体制上的转变,或从统治者、社会精英态度的转变 其表暴也”, 然 近“世人心不古,生涯 日促 ,借径 的角度进行研究。但社会变迁是一个长期而缓慢、 于医以为糊 口计,朝汤头而暮本草,素问金匮茫乎 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要全面了解晚清社会的 未闻,而一线残喘,遂悬于诞妄无知之手矣。浙臬 医学变迁,仅从思想巨子的著作及思想行为中去寻 萧杞山廉访署眷抱病 ,延医诊治,案方矛盾,佐使 找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将研究视点下移 , 枘凿,廉访素精岐黄,取方一一诘之,某医腼颜钳 从普通民众当中去寻找医学变迁的痕迹,而素有社 口而退。”传统中国儒医不分,谋生 日益艰难的晚 会史料宝藏之美称的 点《石斋画报》则提供了这一 清社会现状,特别是塾师地位的式微,众多下层知 平台。 识分子, “读书不成,弃而服贾,服贾失业,然后 诞生于清代光绪年 间的 《点石斋画报》 习医”,致使从医人员庞杂,尽人可为医, “及叩 (1884—1898),作为 《申于艮》的附属出版物 ,以图 其所以病所以生之理,而肤浅文离,不待其词之毕 文并茂的方式报道时事新闻,引进新知 ,贴近社 而已掩耳之不及矣”,治病时则 “胡乱开方,草菅 会,贴近时代,反映出晚清朝政、市井百态、国外 人命,死也而委之数,律无抵,偶然徼幸,病者之 新知、民间信仰等诸多社会主题,诚为不可多得的 称道也,人情也,而医者亦居之不疑,以为非我莫 社会史料宝库。故本文以具有广泛公众阅读基础、 汝生也。”致使误诊误治、草菅人命等医疗事故屡 能够如实反映晚清社会公众价值观念的 《石斋画 屡发生,医业秩序被严重扰乱。 报》为研究对象,以鲜活的社会生活个例,从晚清 “自欺欺人”、 “不学无术”, “既无真知灼见 西医的东渐、民众医疗观念的转变,以及 由此带来 之识,,又无奇技异能之才”, “凡稍读汤头歌诀者, 的西方医药卫生制度引进等问题,对晚清医学的近 便诩诩然出而问世 ,于是治病者百无一愈”,是晚 代化变迁这一动态过程做出有益的探索。 清有识之士的共识。而 “金陵西门街有外科医生余 某者,声价 自高,悍然 自是”,为金某治疽不效致 1随着西学东渐强风的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