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建中汤及小柴胡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
——杩世纶教授师承班学习体会
隋永强
(周村富贵中医诊所255300)
授,通过冯老讲解逐步认识到“先辩六经,后辩方证”是临床使用经方的快捷通道。冯老希望我们“三
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现将近期几则病案汇总加入个人的体会整理如下,权作学习小结。个人对
《伤寒论》、胡希恕先生及冯世纶教授学术学习远远不够,错误难免,希望老师及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一、腹痛(肛周感染)用小建中汤
瘸寨1l沈)()(女59岁腹痛(肛周感染)2013年1月23日初诊
患者于2012年9月确诊为肺癌,就诊时第四次化疗前4天。两月前始有大便干结,致肛裂,伴
有腹痛,初起不曹注意,后逐渐加重,心下部抽痛,如波浪感,
肛周红肿疼痛,严重时不敢排便。医院诊断为肛周感染,用马
应龙痔疮膏加外洗中药疗效不显。来诊。刻下症见:形体瘦弱
面黄,痛苦貌,语声低徼,手足泠。室内着厚衣,恶风,心下
部抽痛按之则舒,两侧腹直肌痉挛,脐周压痛,喜弯腰,纳差
口不苦,口渴,喜热饮,坐卧不安,动则肛周痛甚,俯卧疼痛
稽缓,眠差。腰痛,遇泠痛甚,劳累加重。大便多日未解,小
便调。舌体瘦,淡红舌,薄白苔。寸脉浮缓,关脉弦细,尺脉
弱。
辩六经:太阳太阴
辩方证:小建中汤证
273
处方:白芍189桂枝109生姜109炙甘草109大枣109饴糖309
2013年1月24日二诊
上方服用一次腹痛停止,当晚进食,一夜安睡,肛周疼痛大减,大便已解,初干后溏,肛周有痒
感,其女反馈肛周肿物消退一半。
2013年1月25日三诊
未腹痛,肛周不痛,肛周痒感扩大,停药。1月26日人院化疗。
个人体会:室内着厚衣,恶风,寸脉浮缓,淡红舌,薄白苔,属太阳桂枝汤证:循按腹部腹直肌
痉挛,弯腰则腹叵肌痉挛稍轻故喜弯腰,属芍药证:喜热饮,心下部抽痛按之则舒,腰痛遇泠痛甚属
太阴,虚寒腹痛加饴糖。患者里急腹痛为主证,肛周疼痛为副证,主证消失副证也随之缓解,肛周痒
是伤口愈合之征。
附记。患者家属顾虑中药与化疗药物冲突,与之解释所用药物皆寻常之品,日常饮食佐料生姜、
肉桂等并无冲突,始肯用药。2013年5月6日患者来诊所取西药,得知治疗后腹痛及肛周红肿已愈
肛周疼痛很少发作。
二、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用小建中汤
瘸寨2l王x女18岁酒店服务员2012年9月28日初诊
右下腹痛十天,医院彩超检查示:右下腹多发肿大淋巴结
肠系膜淋巴节肿大。服用抗生素腹痛未缓解来诊。刻下症见
形体适中,精神佳,恶寒,有汗,右下腹痛喜按,15岁来潮
月经正常,纳可,口干,咽干,喜洽饮,食洽后腹痛加重,腹
诊:腹部较紧张,心下、右下腹及左天枢穴压痛,中脘穴搏动
稍浮。大便溏,小便调,淡红舌,薄白苔,舌边有齿痕,寸脉
浮缓。关脉稍弦。
辩六经:太阳太阴
274
辩方证:小建中汤
处方:白芍189桂枝109生姜109大枣159炙甘草109饴糖309兑人
上方服用一次腹痛未作。
个人体会l随着彩超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此病常用抗生素
输液治疗,很多患者疗效不好。按冯老“先辩六经,后辩方证”的方法获得较好疗效,个人体会本病
多为太阳太阴,很多患者是太阴里虚寒基础上,复感表邪的太阳病所致。临床中除使用经方,有多例
使用艾灸神阙穴治愈,且食欲也同时得到改善,从侧面证实太阴病的存在。
三、午后发热用小柴胡颗粒
瘸寨:3I高)()(女94岁午后发热2013年3月21日初诊
患者一周前感冒,经输液治疗缓解(所用药物不详),刻下症见:形体瘦弱,精神可,面黄、乏
力,平素纳差,微恶寒,鼻流浊涕白色黏稠量多,午后发热37.2。C,晨起恶心,无汗,耳聋,口干不
渴不苦,二便调,脉弦细。腹诊:腹部柔软,无压痛悸动,(用左右手拇指食指同时捏起两肋下皮肤)
右胁下皮肤增厚。大于左胁下一倍以上。
辩六经:少阳太阴阳明
辩方证:小柴胡汤+藿胆丸
处方:小柴胡颗粒加藿胆丸
服药后第二日未发热,鼻涕亦少,服药一周痊愈。
个人体会l患者94岁高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