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但是,所有这些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最重要的音乐文化土壤——冀东民歌。冀东
民歌不仅滋养了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也保留了冀东地域音乐文化的精髓,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音乐
艺术的宝库。
一、冀东民歌的特点
民歌,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唱艺术。它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产生
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头传唱,流传和逐渐发展起来的,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
冀东民歌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歌唱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任何一种民歌一样,
既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都以独特的音乐语言,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
冀东,是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文风俗独特的土地,对冀东民歌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极
其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这里处于中原与东北诸民族接触的前沿地区,是中原民族文化与东北民族文化的交汇
点。冀东地区的居民以汉族为主,也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杂居,长期
的民族冲突、杂居,使各民族的文化在这一地区不断撞击,逐渐融合,形成极具冀东地域特点的文
化。
这里,南临渤海、中居平原、北面燕,多样的地理地貌,为冀东民歌的发展提供了特别的土
壤。沿海有深沉而热烈的渔民号子;山区有悠扬而奔放的山歌;平原地区的秧歌调、叫卖调等小
调,更是丰富多彩,余味独特。
在人文风俗方面,冀东地区所属的燕赵大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盛产民歌的地方。燕赵文化所
具有的强大辐射力,使这里的民间集体性音乐活动,既保持了汉族民歌的精髓,又烙印了冀东特有
的风土人情。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冀东民歌的内容、曲调、风格和题材等方面都比较丰富,分布、流
传的范围也较为广泛。
冀东民歌和最早的其它民歌一样,都是先民们靠对生活、劳动的观察、即兴刨作,口口相传,
没有文字曲谱。所以,曲调丰富、优美、通俗、流畅又口语化。冀东民歌更为独特的在于:旋律线
条具有中起、上扬、低落的流畅性;乐句具有句构长大、善用句逗粘连的委婉性;风格上具有巧用
衬字、衬句的抒情性。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大幅跳跃的音乐旋律,再加上冀东地区方言特有的“呔儿
音”,使冀东民歌以“呔儿音、呔儿韵、呔儿腔”,在中国民歌的海洋中独树一帜、非常亮眼,不仅
让冀东人珍爱有加,也令世人刮目相看。
二、冀东民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研究
(一)冀东民歌的发展历程
冀东民歌的起源现在已无从考证,但一定是伴随着人民的生产生活而不断发展的。从冀东地区
历史来看,早在四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人居住并生产劳作,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有很多处。据考证,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收录有河北地区的部分民间歌曲。
而冀东地区位于河北的东部,民歌发展也必然有着悠久的历史。
汉代的乐府机构,曾进行过中国音乐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民间音乐采风,采集了大量的民间歌
曲。乐府中重要的音乐家李延年,他搜集与加工的民歌一百三十八篇,其中有“燕、代讴、雁门、
一369—
云中、陇西诗歌9篇”。这里“燕”地就包括现在的冀东地区,由此可见,在汉代时期,冀东地区
的民歌就已有了初步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冀东民歌多是以民间俚曲的形式流传下来了,如《鸳鸯扣》、《山坡羊》、
《叠断桥》、《银钮丝》、《孟姜女》等民歌,而且直到今天它们在冀东地区也还存在着许多变体。
鸦片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中国,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生
活变得更加困苦,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冀东人民顽强抗击帝国主义列强,玉田民歌
《练义和团》就真实的记录了那个时期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歌中生动的描绘出义和团校场练兵的
场面,表现出“排刀练枪要把洋毛子杀”、“我们不能来让他们欺”的革命斗争气势。旧社会的开
滦工人受“三座大山”压迫,生活苦不堪言,《窑工苦》和《住锅伙》等作品都是当时下井工人的
真实写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东地区作为革命根据地,更是涌现了许多抗战英雄和英雄事迹。
在当时的冀东流传着很多革命民歌,多是外地传来或传统民歌填词而成。如《黄土坎大战》、《滦河
小调》、《李玉兰劝夫参军》、《送郎参军》等等。还有歌颂工人阶级领袖节振国的《节振国真英雄》
等。这些民歌起到了振奋人心、鼓舞志气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祖国各个方面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时歌颂人民的新生
活、歌颂劳动、歌颂伟大的祖国,成为民歌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