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背景下原生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pdfVIP

风险社会背景下原生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 年来,我国更是发生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如 1998 年特大洪涝灾害,2005 年、2006 年南方罕见的台风、 雨涝、干旱,2008 年年初南方特大雪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发生的里氏8. 0 级大地震,2010 年 8 月 7 日,舟曲县发生的特大泥石流。风险社会里,原生环境问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交织 我国频发自然灾害,并且屡屡刷新历史记录,传统的“五十年一遇”、“一百年一遇” 的概率计算已没 有多大含义。这些原生环境问题与损害产生的原因,不是仅仅用偶然事件所能解释的。除了纯自然的因 素外,它还更包含着人为的因素。人类在不断扩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产生了 “人化环境”或者“社会化自然”所带来的风险。 如植被的破坏、岩土裸露、风化剥落、崩塌加剧,给泥石流灾害提供了新的物质来源;矿山的开发, 大量废石、废渣沿沟谷堆放,坑道掘进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造成的坑道冒顶、地面坍陷、坑道溃水、边 坡失稳下滑;道路修建开挖边坡、岩土体临空面加大、边坡失稳下滑;坡面加载边坡失稳;坡顶垦田灌 溉,加大地表水入渗等等。这些人为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造成的结果是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不断发生。 [6] 恩格斯早就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 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意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 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森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 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 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7]也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 征服,都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兼具 原生环境问题的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等事先无法准确预料。由于风险 是由各种不确定因素形成的,因而识别环境风险、度量环境风险存在不确定性。所谓确定性是指灾害的 发生、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在灾害面前,人类不是只能束手就擒,而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 和把握规律,预防灾害的发生以减少灾害损失的扩大。 (三)原生损害与次生损害并存 自然灾害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后果往往不是单一的。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 发生以后,常常会诱发出一连串的其它灾害,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作用的灾害称为原 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大地震所引发的次生灾害就包括:火灾、水灾 (海啸、水库垮坝等) 、传染性疾病(如瘟疫) 、毒气泄漏与扩散(含放射性物质) 、其它自然灾害(滑坡、泥 石流) 、停产(含文化、教育事业) 、生命线工程被破坏(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等) 、社会动乱(大规模逃 [8] 亡、抢劫)等。 如“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地震灾区先后出现什邡市蓥峰实业有限公司化学品泄漏事件、 什邡市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硫酸泄漏事件、德阳市四川绵竹华丰磷化工有限公司黄磷和泥磷受到威胁 事件、川西化工物资有限公司污染地下水事件等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地处龙门山脉褶皱断裂带的北川、 汶川、平武、安县、江油、青川等县市乡镇发生了大量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 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在随后的 3 天时间里,共发生 168 次 5 级以上余震。强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次生灾害更使日本民众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这些特点表明,原生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风险,也符合风险社会中风险的要素,是 现代风险与传统风险的结合。我们在分析原生环境问题时,应突破了吉登斯的“制造风险” 的范围,更宽 广地分析现代社会的复杂风险形式,重视原生环境问题的应对。 三、法律规制原生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传统环境法学往往对原生环境问题缺乏足够重视,认为“对于第一类环境问题,由于科学水平所限, 人们目前尚不能加以控制或避免,环境保护法主要是力图解决第二类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的产生也 [6]高京印.甘肃省地质灾害变化趋势分析[J].甘肃地质学报,1998 (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8]陈海嵩,李妍辉.完善次生环境灾害的法制建设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3)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