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义复合词“行止”的形成演变及其认知分析.pdf
2013年第10期 毕 节 学 院 学 报 NO.10,2013
第31卷 JOURNALOFBUIEUNIVERSIrY V01_3l
(总第159期) GeneralNo.159
反义复合词 “行止’’的形成演变及其认知分析
秦 洁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上海 静安 200040)
摘 要:“行止”由反义并列词组的 “行动和止息”义通过转喻的认知方式凝结成词。其词汇化经过
两种不同的途径,即偏义复合和周遍性表义,表 “行动”偏义和 “行为举止”义。词汇化后,又在转喻机制
的推动下,产生了 “行踪 ”义、“品行”义。“行止”的整个演变过程是进行概念整合的过程 。其 中,认知的
突显原则、认知上的不对称性、转喻机制等在反义复合词 “行止”的成词和语义衍生 中发挥 了重要的作
用。
关键词:行止;语义演变;认知语言学;转喻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7O59—2013(10)-0017—05
引言
“行止”最初是一个反义并列词组。反义复词 “行止”是由表反义关系的动词 “行”和 “止”凝固而成
的。其词汇化经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即偏义复合和周遍性表义,表 “行动”偏义和 “行为举止”义。词汇
化后 ,又产生了 行“踪”义和 “品行”义。“行止”的成词演变有其认知基础。本文将从历时角度系统梳理
其成词及词义发展演变过程,并试从认知角度对其语义演变的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 、 “行止”的成词及词义演变
“行”和 “止”是一对表反义关系的动词。“行”表示 行“走,行动”,“止”表示 “停止,止息。”“行”、“止”
的连用最初是以词组的形式出现,并且 “行”在前,“止”在后,未发现同素异序的 “止行”。“行止”早已见
诸先秦文献:
(1)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孟《子》)
(2)动静不记,行止无量。(《管子》)
例 (1)、例 (2)中“行止”连用 ,都表示 “行步和止息,犹言动和定”n】。例 (1)中 “行止”二字分别与
“行,或使之”、“止,或尼之”相呼应 ,“行”、“止”可拆开来用,两者结合关系松散,构成词组,尚未成词。
例 (2)中“行止”与 “动静”相对成文,结构相同,意义相近,都是反义并列式词组。以上两例的 “行止”都
只是 “行”和 “止”意义的简单相加。利用区分词和词组的有效方法,即插入连词 “和”扩展,其语义不变,
可见尚未凝结成词。
“行”和 “止”所代表的语义处于一对矛盾关系中,要将其语义统一为一个整体,融合成词比同义并
列式词组更困难。这时,反义并列词组往往通过偏义复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即其中有一个成分
意义虚化,并逐渐脱落,只起音节的陪衬作用,或语义上的反衬作用,只有一个成分的意义在起作用。
“行止”词汇化的途径之一便是偏义复合。根据文献资料 ,“行止”的偏义约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出现,
例如:
(3)弗避而报者无罪,避而报之杀……凡以公命行止者,不为弗避。(东汉 ·荀悦 《申鉴 ·时事》)
收稿 日期 :2013—04—18
作者简介:秦 洁(1987),女,江苏高邮人,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辑。研究方向:汉语史。
· 17 ·
(4)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 自成行。(曹操 《却东西fl行》)
以上例中行“止”不再表示的 行“”和 “止”这两个反义动作,而是失落 止“”的语义而词汇化为一个偏
义复词,偏指 “行”,表示行动、活动的动作意义。例(3)中根据文意,表 行“动”义;例(4)中 “行止”并非
指飞行和栖止 ,其偏义用法更为显而易见。根据大雁的习性 ,只在飞行时列成队形,止宿时则聚在一
起,可见此处 “行止”仅表示 “飞行”义。同时,根据传世文献,“行止”成词后的偏义都是偏向 行“”,并未
发现偏向 “止”的用法。
三国以后的文献中,“行止”表示 行“”这一偏义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免费小学生竞选班长卡通PPT模板 (31).pptx VIP
-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检修课件-第一部分.pptx VIP
- 高中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PPTppt.pptx VIP
- 2025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238个抢分关键词+572个高频词.doc VIP
- 4)-A統計基礎及品質統計.ppt VIP
- 2025最新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全)).docx VIP
- 赵海洋 十年 完整钢琴谱.pdf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古文观止》训练50篇.pdf VIP
-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跑腿服务行业市场分析及竞争形势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