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翻译的跨文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
论文摘要
诠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从特殊诠释学发展到普
遍诠释学,再由普遍诠释学上升到了哲学诠释学,从而使这门古老的学科在二十世纪的人
文学科领域再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接受美学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哲学诠释学和现
象学在文学理论中的进一步延伸,与诠释学,尤其是哲学诠释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翻译研究成果可
为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提供有力的例证,另一方面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则可为翻译研
究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本论文运用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基本原理探讨了翻译的本质、
翻泽标准和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之间的关系等翻译研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具体地说,
我们紧紧围绕“翻译即解释”这个命题,对“翻译即解释”的基本内涵、翻译解释的基本
特征、翻译中理想的解释度干¨现实的解释度、翻译中解释的结果(目的语文本)与解释的
对象(源语文本)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讨论。
我们将努力证明.解释是翻译的酱遍特征,但翻译是有限度的解释。正是由于翻译解
释的有限性.翻译才需要一定的标准。翻译的标准体现为目的语文化(或其中的某个证文
化)对理想解释度的期待。决定理想解释度的不是原作者,也不只是源语文本,而是目的
语文化(域其中的某个亚文化)与源语文本之间的视域差,正是这种视域差决定了翻译中
理想解释度的人小。但在实际的翻译中.由于译者与目的语文化之间以及与源语文本之间
视域差的存在,加上译者的能力和性格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的解释度常常会偏离理
想的解释度。正因为作为翻译的解释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有限性,所以目的语文本与源语
文本之间才呈现出一种既同且异、交叉互补的关系。
本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阐述翻译研究与诠释学和接受美学之间的本
质联系,简要介绍诠释学派的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将要达到的目的以及拟采用的主要方
法和写作思路。
第二章分刖从两个视角考察翻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首先,我们从翻译研究流派的划
分入手,分别从研究层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对翻译(学)性质的认识和对目的语文
本与源语文本关系的认识等几个方面考察了翻译研究各个流派的情况。
我们认为,从研究层次来看,翻译研究可以分为语文学派、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哲
学学派;从研究对象来看,翻译研究可以分为重源语文本和重目的语文本两大类:从研究
方法来看,翻译研究可以分为重规定和重描写两大类;从对翻译(学)性质的认识来看,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其实是个伪命题:从对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关系来看,翻译研
究可以分为对等派和非对等派,其中对等派中又可进一步分为绝对对等派和相对对等派,
而绝大多数翻译理论其实都是介于主张绝对对等和主张根本不对等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之间
的相对对等派,而相对对等派又往往会在翻译应该在何种程度、哪个层次、哪些方面对等
等问题上产生分歧。
由于这种划分的结果常常会使翻译研究各流派互相交错,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
因此,我们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个流派之间的这种纵横交错的关系,并且纠正了过去在
这方面的~些偏见。比如,我lrR目.山,并不是所有的传统翻译理论都是重源语文本,而所
有的当代翻译理论都是重目的语文本的:同样,重规定的研究方法并不只是传统翻译理论
的专利,当代翻译理论中有很多流派其实同样也在使H{。
接着,我们从翻译研究由从属走向独立的过程入手,指出翻泽研究走向独立主要经历
了两条途径:~条是从零散的语文学研究模式走向系统的语言学研究模式,再从狭隘、静
态的语言学研究模式中独立出来:另一条则是摆脱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的地
位而独立出来。翻译研究分别从这两个模式中独立出来以后,在文化这一更高的层面汇合,
形成了一个动态、开放的文化学派,从而犬大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然后,我们集中探讨了翻译研究的哲学学派,认为哲学学派虽然至今尚未正式命名,
但它实际上已经存在那儿了。我们认为,以下两个事实足以证明哲学学派在翻译研究中的
存住:第一,由丁.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哲学研究的语言论转向,致使许多当代著名的哲学人
师都十分关注与语言密切相关的翻泽问题,发表了很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第二,这些哲
学家的翻泽思想已经渗透到了翻译研究之中,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们的影
响下,翻译理论家发表或出版了大量的从哲学的高度讨论翻译问题的论文论著,这些译论
在当代翻译研究中显得非常独特而又突出,但它既不属于语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知传链电子书
- 政府官员社交网络形象建构的影响因素.pdf
- Peace at a Price: Strategic Studies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War Issues.pdf
- Security,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Prosperity (Part I).pdf
- The Maritime Channel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s Strategic Pivots.pdf
- Securing the New Silk Road.pdf
-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Security Challenges and Grand Strategy.pdf
- State Capacity and Recurring Civil Conflicts.pdf
- A New Game Needs a New System.pdf
- “互联网+”与信息社会.pdf
- 试论红色经典歌剧《白毛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