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喜盐草的克隆性及其种群遗传效应与生态影响
摘要
海草床是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但由于人类干扰和自
然压力的增强,海草丧失日益严重,丧失逐渐加快,海草床的保护和恢复刻不容
缓。所有的海草都具有克隆性,而且海草的克隆生长是海草床维持的重要机制。
本论文以华南沿海广泛分布的海草优势种喜盐草为研究对象,了解不同水深
下喜盐草的克隆特征与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开发并筛选喜盐草物种特异性的微卫
星标记,基于微卫星标记和克隆特征差异,重点探索克隆特征差异是否影响种群
内的空间遗传结构,探究不同生境压力下小空间尺度内遗传多样性产生的生态影
响,分析华南沿海喜盐草种群遗传结构和优先保护种群。论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2008年12月,对广西合浦4个最大潮高时水深存在差异的喜盐草单生海
草床沙背、下龙尾、北暮盐场和英罗港进行喜盐草克隆特征和生物量的调查,结
果显示,喜盐草的克隆特征与生物量分配的差异与水深密切相关。
喜盐草的盖度和叶片对密度在这4个海草床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在
2-9m水深范围内水平茎节间长度、叶长、叶宽、水平茎直径和分株高度均随着
水深加深而显著地增大,而当水深等于9m时这些克隆特征值开始下降。4个海
草床中喜盐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水深最
浅的英罗港海草床中喜盐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物量比值显著高于其它海草
床,表明在深水中更多的生物量被贮存于地下部分。
2.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捕获法开发并筛选出的10个多态性的喜盐草微卫
星位点,可以成功用于喜盐草和小喜盐草遗传图谱的构建和种群遗传学的研究。
10对喜盐草微卫星位点在4个喜盐草种群80个DNA样品中发现2~12个等
位基因数,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7.1。同时,lO个微卫星标记也可以应
H05l,其余位点均具有多态性,观察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
3.基于8个喜盐草微卫星位点,我们比较了克隆特征差异显著的广西下龙
尾种群(似游击型生长)和英罗港种群(似密集型生长)在20x40m范围的空间遗传
结构,结果表明,两个种群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且克隆性能增强空间遗
传结构,两个不同克隆特征的种群空间遗传结构存在差异。
在包括所有采样单元的分株水平、中心基株水平和随机基株水平上两个种群
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表明两个种群的基因扩散均受到了限制。两个种群
分株水平上的空间遗传结构均强于基株水平,下龙尾种群分株水平在O-2m的遗
传关联系数(rf,)显著大于基株水平,英罗港种群分株水平在2~4m的遗传关联系
数(r玎)显著大于基株水平,在0-45m随距离增大分株水平的遗传相关性大于基株
水平的趋势越不明显。
两个种群都有很高的克隆丰富度,但下龙尾种群(O.799)高于英罗港种群
(0.697),英罗港种群的大克隆数是下龙尾种群的2倍多,克隆子界是下龙尾种群
的4倍多。在分株和基株水平上英罗港种群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均比下龙尾强。英
罗港种群显著的遗传相关系数存在的空间距离范围在分株水平和基株水平分别
在分株和基株水平上均不显著,但是两个种群分株水平上的遗传相关性在O-2m
存在显著的差异。
4.2009年6月我们在广西下龙尾和英罗港海草床不同样带的不同潮带分别
设置27个和32个lxlm样方,从每个样方采集25个左右的采样单元,使用7
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样方内喜盐草基因型多样性水平,分别于夏季和冬季观察了
样方内喜盐草的叶片对密度、盖度和附着生物生物量,结果分析表明喜盐草基因
型多样性能够产生正的生态效应。
夏季喜盐草的各项生态指标均大于冬季观察值。夏季和冬季附着生物生物量
与喜盐草基因型丰富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夏季,喜盐草的叶片对密度
和盖度与基因型丰富度均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而在冬季,喜盐草的叶片对密
度和盖度均随着基因型丰富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附着生物生物量也随着克隆杂
合性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而且基因型丰富度、克隆杂合性与环境因素对喜盐草生
长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当环境存在差异时基因型丰富度对喜盐草生长的影响变
得更为重要。
5.以10个微卫星位点对华南沿海10个喜盐草种群291个样品进行分析,
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也很高(Gsz=O.324)。
一致,10个种群聚成两个类群,海南北港种群、广东流沙湾种群和广西英罗港
种群聚为一个类群,而海南东海岸的东郊椰林、龙湾港、新村港及西海岸的新隆
村种群和广西的沙背、下龙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