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pdfVIP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 农 业 科 学 2015,47(6):15~21 ShandongAgricuhuralSciences 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15.06.005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 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传兴,王月超,代兴龙,张宇,李华英,贺明荣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山东 泰安 271018) 摘 要 :以大穗型冬小麦品种泰农 18为材料,在不同地 (肥)力条件下,设置农 民习惯 (FP)、超高产 (SH)、高产高效(HH)三种栽培模式,主要研究不同地 (肥)力水平下各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氮素 利用效率(NUE)、氮素吸收效率 (UPE)、氮素转化效率(UTE)、地上部氮素积累量 (AGN)、氮素收获指数 (NHI)、籽粒含氮量 (GNC)的影响,旨在探讨协同提高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栽培模式及其生理基础。 结果表明,中肥力条件下FP、SH、HH三种栽培模式两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05、8.94、8.56t/hm ,SH、HH模 式较 FP模式分别增产 11.06%、6.34%,HH模式较SH模式减产4.25%;高肥力条件下FP、SH、HH三种栽培 模式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8.38、9.66、9.30t/hm ,SH、HH模式较 FP模式分别增产 15.27%、10.98%,HH模 式较 SH模式减产3.73%。中肥力条件下 FP、SH、HH三种栽培模式两年的平均 NUE分别为 19.97、15.08、 22.82kg/kg,HH模式的NUE分别比FP、sH模式提高 14.27%、51.33%;高肥力条件下 FP、SH、HH三种栽培 模式两年的平均NUE分别为 17.79、13.87、20.90kg/kg,HH模式的NUE分别 比FP、SH模式提高 17.48%、 50.68%。超高产模式在三种模式中获得最高产量 ,但氮素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另外两种模式 ,高产高效模式通 过提高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转化效率从而大幅度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其产量 比当地农 民传统栽培模式显著 提高 ,与超高产模式比较维持了较高的产量水平,说明通过栽培模式的优化,可以协调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 用两个过程 ,获得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冬小麦;栽培模式 ;产量;氮素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512.1 1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6—0015-07 EffectsofDifferentCultivationPatternson Grain Yield andNitrogen UseEfficiencyofW interW heat LiChuanxing,WangYuechao,DaiXinglong,ZhangYu,LiHuaying,HeMingrong (AgronomyCollegeof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tateKeyLaboratoryofCropBiology, KeyLaboratoryofCropEcpohysiologyandFarmingSystem,MinistryofAgriculture,Taian271018,China) Abstract Usinglarge—spikewinterwheatcultivarTainong18asmaterial,3cultivationpatterns,inclu‘ dingfarmerconventionalcultivationpattern(FP),superhighyieldcultivationpattern(SH)andhighyield andhighefficiencycultivationpattern (HH),weresettoexploretheeffectsofdifferentcultivationpatternson grainyieldformation,nitrogenuseefficiency(NUE),nitrogenupta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2458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