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CAU.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忆中的CAU.doc

记忆中的CAU   2007年6月7日,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严酷考验——高考。而比高考本身更严酷的则是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其中的忐忑、不安和焦虑,夹杂着丝丝期待,犹如产前阵痛般吞噬着你的直觉,让每分每秒变得分外漫长而清晰。7月20日,在家人的兴备中父亲拆开了包裹着通知书的信封,尘埃落定将此前的繁杂情绪一扫而光,只余下亲友们的祝福和勾画新生活的喜悦。9月1日,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来到北京,踏入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透过充斥着夏的余味的“北京之秋”万花筒,我兴奋地感受着这所百年老校折射出的色彩斑斓,庄重、古朴而不失青春活力。如今回忆起这个承载了我人生中最美好四年的校园,其中的兴奋依然清晰如昨。   名校初长成   观看过首都民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游行的朋友,想必一定对这样一个方阵印象深刻:方阵中的男生身着大地黄或藏青色的汗衫,女生则身着绣有青花瓷或雍容的牡丹图样的中式小袄相间而站,在“希望的田野上”等音乐的伴奏声中,变换着手中的巨大麦穗,远远望去,形成一片不断翻滚着的麦浪,在阳光的沐浴下折射出收获的喜悦和希望的光芒。在这支代表了中国八亿农民的队伍中,一半以上的成员都是中国农业大学(CAU——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的在校生。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在共享着这份特殊的幸运与荣耀的同时,更为母校的发展壮大而倍感骄傲。   自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成立,至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后,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为现今的中国农业大学,这所被誉为“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起源地”的校园几经易名迁址,在变革中不断吸纳、沉淀、提升,逐渐发展为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这里诞生过政治局常委、中美英科学院院士,也培育了知名学者和优质企业家。近十年来,学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6项,授权专利1266件,先后有8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诸如“农大108号玉米”、“农大3号小型蛋鸡”等最新研究成果已逐渐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改善着国民生活。而农业化学节水调控关键技术的推广,在动植物、植物转基因新品种、超高压食品非热加工设备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则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使得农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赞誉。而高校排行榜的飞速攀升更使得农大成为越来越多莘莘学子向往的校园。   身过百年,青春犹在。如今,踏上“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新征程的农大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以饱满的热情和十足的活力书写着新的辉煌。   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中国自古至今皆以农业为根基,作为新兴农业技术的诞生地和助推器,农大被国家和人民寄予了厚望,几代领导人也始终深切关注着农大的成长。从江泽民同志为新农大题写校名,到温家宝、吴邦国、胡锦涛和习近平同志先后亲自莅临校园视察,其重视程度可见一般。面对如此重托,农大以及农大学子始终坚持朴素内敛、踏实勤奋的优良作风,在“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校训的指引下砥砺前行。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精粹,是立校之本,更是育才之基。屈原《离骚》中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正是农大校训的出处,其中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虑。“民生之多艰”是中国的农情,也是中国的国情,校训以“解”代“哀”,淡化了原句中的无奈与悲怆,取而代之的是以民族大任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担当。“育天下之英才”则透露出农大对人才培育的重视与雄心。纵观众多高校,农大校训尤为特别。既未采用“创新”、“团结”等出镜率极高的词汇,更摒弃了晦涩难懂的语句。   立足民生,彰显优势与特色,简洁清晰,耐人寻味。   解民生之多见,育天下之英才,以农立校,强农为本,是中国农业大学永恒的追求。   生活百态 百态生活   学而时习之——学在农大   农大学风向来踏实勤奋,在“学霸”一词尚未诞生之时,已有很多骨灰级别的“学霸”穿梭于各大自习室,留下“独孤求胜”的“倩影”。东校区的教一、二以影视剧《甜蜜东校蜜》拍摄地而著称,复古的建筑风格和安静的氛围吸引了大批以自习为乐的学子,而教一楼后的小花园则是练习英文口语的不二选择,景色别致,空气清新。西校区占地虽广,却大部分用于农田实验,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可自习地点中,新教总是人满为患,而西校区图书馆每天清晨时分代替主人完成排队任务的书包更是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如果你和我一样希望在学习时拥有自己的小空间,那么西区图书馆一层由咖啡厅改建的图书阅览室便是上佳的选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