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诗的特点和演变进程.doc
宋诗的特点和演变进程
【摘 要】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文学史上提到宋诗?有时是作为宋代诗歌的简称?有时则指某种与唐诗相对的诗歌风格。在下文中将会对宋诗的特点与演变进程进行详细说明与举例分析。
【关键词】宋诗;唐诗;特点;诗体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以唐文化为标准来看待传统文化,惊叹于唐诗的登峰造极、不可逾越,而忽视了宋诗的博大精深。相对于唐文化的豪迈壮阔、情感激昂,宋文化在精神的深度上更胜一筹,突显出人文、思辨的内容。
一、宋诗的特点
1.喜议论、好说理。
这一点在很多书中都有所提及,例如:清?叶燮《原诗?外篇》: 宋人以文为诗,主议论。南宋? 严羽《 沧浪诗话? 诗辨》: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以及钱钟书的《谈艺录》中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相比于唐诗,更重理智与思索,减少了激情的直接表达。面对同样的景物,唐人与宋人的描绘有不同的倾向。唐代贺知章作咏柳诗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小诗中充满了新奇的想象,难掩诗人对春日杨柳的喜爱之情。而宋人曾巩的咏柳诗写道:“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春季到来,杨柳发枝,满城飘絮,人们盛赞它们的美丽轻盈。而诗人却看到了常人不会注意的另一面:那倚着东风乱飞的柳絮,就像依附权贵而得势的小人一样,把日月遮蔽起来,却不知自己的渺小可笑,它们并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清霜的存在。诗人借此说明,那些兴风作浪的跳梁小丑只是一时的,而世间的真理正义才是永恒的。诗歌笔调冷峻,重在说理。
2.重理趣、求意胜
“理趣”指诗歌说理而能在事理中含有情趣。接下来,让我们仔细的分析一下陆游的《初春感事二首》:一树红梅已半残,破裘也复敌春寒。忍穷过日却差易,负?终身良独难。活火静看茶鼎熟,清泉自注砚池宽。人生乐处君知否?万事当从心所安。
贫病交加的诗人,处境极为困难。但当他静静看着炉火上渐熟的香茶时,心情竟是平静安乐的。“万事当从心所安”,是诗人从品茶中悟出的道理,似乎人生的困苦坎坷都可以忘却,唯有那份安心和温暖渐渐随着香气氤氲。这就是重理趣的宋诗明显表现。
3.崇尚老淡风格
宋人对老成与老格的追求,是时代的写照。充满了忧患意识、经历过家国危机的诗人们,笔下别有沧桑的美感,他们不愿,也不能轻易去写那些轻狂浮夸的文字。老成与老格不一定指某种具体的风格, 常常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艺术精神, 总体倾向是反对少年的浮华轻薄之气,提倡如老年极境般深沉厚重的气度。
苏轼一贯追求“外枯而中膏”,进一步可以阐释为“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比如他的一首小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全诗语言浅显易懂,情绪基本没有什么起伏,却能引领读者进入无尽的遐想,仿佛那明媚的春光正打在身上,鲜美的河豚已摆上桌。然而这些想象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美和愉悦从具体的物象中得到提炼,心灵的引申感受更为美妙。平淡无奇的诗句,却能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移植入读者的脑海,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纤?”与“简古”,一个瑰丽,一个朴素;一个情思缱绻,一个意在言外。宋诗则把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诗歌品质统一起来,追求真正的“平淡”境界。诗歌读来清淡如水,细品之下却醇香迷人,可见“至淡”之味即为“至味”。这种“平淡”,便是诗人们最向往的精神高地,足以安放宋人的理想世界。
二、演变进程
1.北宋初年 ―― 宗唐期
宋初诗坛, 是唐风笼罩而缺乏创造性的时期。诗坛上盛行的“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都是以唐诗为准则。
2.北宋中期 ―― 创新期
尽管西昆体盛行后, 诗的风格有所改变, 但西昆体终究是借鉴了李商隐, 并没有发挥出当时时代的自我特色; 而西昆体的末流更是模仿的甚是严重, 自身的真实情感难得一见。因此, 到了仁宗朝, 欧阳修和梅尧臣、苏舜钦等十人出现, 对当时的诗坛情况加以改革, 宋代诗歌才开始出现了鲜明的自我特色。
3.北宋后期 ―― 蜕变期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写诗, 在注重诗歌的内容的同时还很是重视诗歌写作时运用的技巧,在他的发挥之下诗歌变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他借鉴杜甫的经验运用拗律,但他在拗律上的成就,最后却远远超越了杜甫。
4.南北之际――低谷期
这个时期的重要诗人有吕本中、陈与义、曾几等。这几个人在北宋末期开始了他们辉煌的诗歌创作活动。但他们的创作倾向,和之前的江西诗派有所不同。陈与义和黄庭坚、陈师道被列为江西诗派“ 三宗” , 但他的作诗风格却显得与众不同; 古时张喋为他作墓志铭, 用“ 清邃超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