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巢式聚合酶链应快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pdf

半巢式聚合酶链应快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巢式聚合酶链应快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

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 硕士研究生:刘丽梅 指导教师:孙洪臣 教授 专业名称:眼科学 摘 要 真菌性角膜炎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 过去十年里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上升明显。早期精确的诊断并给予 合理的治疗是决定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关键。目前,真菌性角膜炎的 确诊依然依靠临床表现和传统实验室技术。但是这些常用实验室诊断 方法(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存在很多局限性,例如灵敏性和特异性 较差,易受主观因素和药物治疗的影响,为此,需要建立快速、特异、 chain reaction,PCR)。 有效的诊断技术,例如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众所周知,应用真菌特异性引物配合PCR扩增技术诊断真菌性角膜炎 比传统的实验室检查技术更加灵敏、快速、特异,但还没广泛应用于 临床。扩增目的序列的选择是决定PCR特异性的关键,真菌核糖体 RNA(rRNA)基因是公认的多拷贝高保守基因,存在于所有的真菌中, spacer PCR)包括两轮扩增过程,因此可以提高PCR技术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区来检测疑诊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刮片中的真菌DNA;2比较半巢 式PCR技术、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阳性率;3评 价半巢式PCR技术用于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的可行性。 菌株和20例(20眼)临床疑诊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刮片中的真菌 DNA。结果与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的诊断阳性率相比较。另外,在第 PCR,MPCR)技术同 一轮扩增中,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时检测标本中的真菌和细菌DNA,以确定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结果:应用半巢式PCR技术所有标准真菌和20例临床疑诊真菌 性角膜炎的角膜刮片中真菌检测均呈阳性,但是标准细菌和正常人角 膜组织真菌检测均阴性,扩增片段长约290bp,半巢式PCR扩增共耗 时5小时。而在第一轮扩增中,应用MPCR技术所有标准真菌和仅13 例临床标本真菌检测阳性,真菌扩增片段长约550bp;所有标准细菌细 菌检测阳性,但所有临床标本细菌检测均为阴性,细菌扩增片段长约 996bp。第一轮MPCR的真菌诊断阳性率为65%,与涂片镜检阳性率 显差异。半巢式PCR的真菌检测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涂片镜检 MPCR和半巢式PCR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5个和1个茄病镰刀菌孢子。 结论:半巢式PCR技术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一的PCR技 特异、可靠的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实验窒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 前景。 关键词: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真菌性角膜炎 诊断 of keratitis Rapid seminested diagnosis fungal using chainreaction polymerase Limei Postgraduate:LIU Sun Supervisor:ProfessorHongchen Speciality:Ophthalmology Abstract keratitisisaworldwide Fung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