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领导1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领导1资料.ppt

第六章 领 导 导入案例——亚科卡传奇 企业家的传奇 ——亚科卡 亚科卡是美国当代汽车行业著名的企业家,曾任美国两大汽车公司的总裁。1984年《亚科卡自传》的出版轰动了美国,引起世界注目。该书一出版就以每周出售10万册的记录发行,1985年底已再版16次。 1982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和《时代》周刊都曾刊登过关于亚科卡可能被提名担任总统候选人的新闻,一时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传奇之一 :福特总经理 意大利移民后裔,大学毕业后,李·亚科卡应聘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汽车推销员。 “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的推销方案使福特汽车在该地区的销售量大增。亚科卡从此名声大振,他很快成为福特汽车公司大西洋中部地区的销售经理。 亚科卡36岁时,已是福特车部的总经理。 1964年他成功地推出野马车,结果第一年就卖出42万辆,创下了汽车销售的新记录。这一显赫功劳,使亚科卡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传奇英雄,不久他成为福特公司的总经理。 无辜被解雇 1978年10月15日,亚科卡45岁生日时,福特二世以福特公司董事长的名义宣布:解雇总经理,可是,并没有任何象样的理由,只是说出于“个人的原因”。 福特二世深知亚科卡的才能,他答应将亚科卡的36万美元的年薪,变为100万美元的退休金,条件是只要不受聘于其他公司。 亚科卡不为这100万美元动心,他走上了第二个汽车工业的舞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传奇之二:克莱斯勒公司总裁 当时,克莱斯勒公司濒于崩溃。从1978-1981年,克莱斯勒公司共亏损36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亏损的最高纪录。 亚科卡最终决定挽救这艘没落之舟。亚科卡不需要金钱,他以年薪象征性的1美元 出任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总裁。 传奇之三:成功挽救没落之舟 果断地解聘了克莱斯勒35名副总裁中的33名 。 大规模招募“福特人”,首先招募的是福特公司三位已退休的经理,亚科卡又通过私人关系掌握了福特大批高级和初级管理人员的档案资料,并陆续游说他们相继离开福特公司。 采取了最大胆的决策——向政府求援,请求政府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保证。 并且成功获得。 到1982年,其股票价格上涨425%,11种新车投入市场;1983年,公司销售额增加了132亿美元,盈利7.009亿美元,并提前7年偿还了联邦政府15亿美元的贷款。 亚科卡说:“天下没有倒闭的企业,只有经营不善的企业。” 李·亚科卡的名言和传奇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优秀领导人和领导工作的重要性 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狮子。 一、领导概述 1.领导是指领导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职权和个人所具有的能力,指挥、带领和引导、鼓励下属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亦称领导工作。 2.领导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委派职责等工作而去指挥或引导下属的人。亦称领导者。 二、领导理论 1、领导特性理论 传统的特性理论(伟人说) 认为领导者的品质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训练和实践无关。 现代特性理论 认为领导者的品质和特征是在后天的实践环境中逐步培养、锻炼出来的。 杨澜访谈录-- * 福特汽车 与 克莱斯勒 课堂讨论 3、领导三要素 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 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可以通过影响部下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4、领导者的作用 指挥作用 协调作用 激励作用 * Management 5、领导影响力的来源 正式的权利—职权 职权通过组织正式渠道发挥作用,一旦领导者失去管理职 位,这种影响力就大大削弱或消失。职权之所以被接受, 是因为大家理解这种权力是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的。 非正式的权力-威信 由品德、知识、才能、个性等因素构成。 企业家特质:过人的胆识、敏锐的直觉和超强的组织能力 社会特性 乐于助人 真诚 热情 宽容 平易近人 幽默 谦虚 义气 慷慨 这种品质决定了你喜欢不喜欢他。 智慧特征 思维敏捷(周恩来的智慧) 反应迅速 坚决果断 科学头脑 视野开阔 聪明 持之以恒(铁杵磨成针) 目光远大(刘邦) 这种品质决定了你尊不尊敬他。 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对某一群体所形成的固定的习惯性的看法,比如对某一地区或某一种职业的人形成的习惯性的看法。 投射效应: 把自己压抑或掩饰的动机或品质转移到别人身上的倾向;人们常常推测别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动机或品质。过分自我保护往往与对别人的否定评价紧紧联系在一起。(苏东坡与佛印禅师) 首因效应:最先接触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具有关键的影响。 “First-sight-love”(45秒,心理学家的实验,大学生找工作) 近因效应:最近接触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具有关键的影响,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打一巴掌揉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