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ed J Chin PLA, Vol. 40, No. 1, January 1, 2015 1
·指南与共识·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中暑;诊断;治疗;医疗准则
[中图分类号] R594. 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码] 0577-7402 (20 15)0 1-000 1-07
[D OI] 10. 11855/j.issn.0577-7402.20 15.0 1.0 1
1 概述
热射病(h eat strok e ,HS) 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
过40 ℃,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 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劳力型热射病(ex ertional h eat stroke ,EHS)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体核心温度
迅速升高,超过40 ℃,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 C) 、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
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
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 %以上。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
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一旦怀疑参训官兵发生EHS ,即应转送至后方医院治疗。
热适应(h eat adaptation)是指长期在热环境中生活人群的热耐受能力比短期进入热环境人员明显增强的
生物学现象,是经过若干代的适应作用,对热气候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协调关系。热适应不仅限于生理功能
方面,在机体外形、器官结构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具有稳固的基因基础,具备可遗传的特点,因此又称
生物性热适应。
习服(acclimatization)是训练与运动生理学范畴的重要概念,指人员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状态。
热习服(h eat acclimatization)是后天获得的、机体对热环境刺激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又称获得性热适应
或生理性热适应。热习服具有可产生、可加强、可脱失的特点。热习服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医学监测
下,使有关人员对热环境达到更为适应状态的过程。
脱习服(deacclimatization)是指一旦热刺激作用停止,热耐受能力会逐渐减弱,恢复到习服前水平。
2 热射病流行病学特点
2. 1 热射病发病特点 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 >
中暑的气象阈值:日平均气温 30 ℃或相对湿度 73% 。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
≥
显增加;日最高气温 37 ℃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
热指数:是应用温度和湿度运算得出的数值,和热射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当热指数4 1 ,热射病
发病率增高;当热指数 54 ,极易发生热射病( 图1) 。
2.2 易感因素
个体因素:①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②脱水;③睡眠不足;④缺乏热习服训练;⑤肥
胖;⑥低血钾。
环境因素: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强烈的太阳直射。
组织因素:与体能不相适应的训练计划,不适当的训练和休息周期,补水不足。
易感因素的叠加,增加了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与预后相关。
2.3 训练强度 未进行过热习服的官兵在炎热夏季实施5公里越野训练,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的最主要原
因。
3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
军 杂 20 15年1月1 日 第40卷 第1期
2 解放 医学 志
43.3 58
42.2 54 58
4 1. 1 5 1 54 58
40.0 48 5 1 55 58
38.9 46 48 5 1 54 58
37.8 43 46 48 5 1 53 58
) 36.7 4 1 43 45 47 5 1 53 57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法研析进展.pdf
- 旅游规划设计的内涵本质及核心理论的研究.pdf
- 卵形鲳鲹耐低温候选基因△6FAD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及表达分析.pdf
- 论《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中及WTO规则冲突的贸易措施.pdf
- 马铃薯AGPase活力反馈调控光合速率定量分析.pdf
- 马铃薯StSnRK2.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pdf
- 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H的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pdf
- 锚定效应的种类、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pdf
- 猕猴桃RNA提取及RT-PCR.pdf
- 米黑根毛霉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活性分析.pdf
- 人参总皂苷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STAT5表达的影响.pdf
- 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剪接异构体的表达分析.pdf
- 人鸟氨酸脱羧酶抗酶1突变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pdf
-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离子交换树脂的筛选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pdf
- 人转录因子hASH4的表达纯化及DNA结合活性.pdf
- 人自身抗原SSA52的酵母重组分泌表达及斑点免疫金渗滤法的建立.pdf
- 人组蛋白α-氨基乙酰基转移酶Nat11表达纯化、晶体生长及其底物结合的研究.pdf
- 日本鳗鲡I型Cathelicidin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pdf
- 肉葡萄球菌tat-gfp融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pdf
- 乳酸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研究进展.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