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文炜系列讲课之五-女性
一、概况 二、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60岁以后为老年期,脑的体积只有颅腔的85%~90%。 ㈠ 老年期心理变化观 1. 老年丧失期观 老年丧失期观认为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 老年期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包括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 巴尔特斯(Baltes) 德国心理学家巴尔特斯(Baltes) 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在相当短的时间内,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老年人(60~80岁)的流体智力水平显著提高(1982) 60岁老年人的智慧有明显的增加(1997) 神经纤维的可塑性 近二十年的研究证实: 神经细胞的突触和树突具有可塑性 修复数量超过已丧失的原有神经原的位置 形成新的树突网络 ㈡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1.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 老年期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是最明显的心理过程。 ⑴视觉退化 ⑵听力下降 ⑶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㈡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2.老年期记忆的减退 老年期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⑴短期记忆减退(不能学习新知识,和记忆保持障碍) ⑵长期记忆逐渐受累 ⑶回忆能力明显减退 ㈡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3.思维的变化 ⑴部分老年人仍具有很高的思维能力 ⑵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呈普遍下降趋势 ⑶随着知识和人生阅历的积累,老年人比青年人表现出更多的智慧 ㈡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1.老年期智力减退,并非全面减退 ⑴老年智力减退的渐进性 60岁以后智力呈线性下降趋势 75岁智力下降速度减缓 ⑵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 70-100岁老人流体智力下降30% ㈢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1.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 适应退休的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 ⑴期待期。⑵退休期。⑶适应期。⑷稳定期。 ㈢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2.人际关系的变化 ⑴ 夫妻关系-亲情和责任 ⑵ 与子女的关系 老年人与子女的接触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关系,即使对于寡居者也是如此。 ㈢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⑶与朋友的关系 老年人在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超过与家庭成员在一起时的快乐。 ㈣老年人人格变化 老年人人格基本特征的稳定性 ⑴不安全感-甚至表现为对子女的不信任 ⑵孤独感-失落感 ⑶适应性差 ⑷拘泥刻板 ⑸趋于保守-今不如昔,爱发牢骚 ⑹回忆往事-唠叨 三、常见的老年期心理问题 1. 老年期睡眠障碍 2. 老年期抑郁症 3. 老年期痴呆 ㈠老年期睡眠障碍 老年期睡眠障碍实质上是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在这种症状出现后可以缓慢地进入老年期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 ㈠老年期睡眠障碍 ㈡老年抑郁症- 发病率 抑郁患者占55-85岁人群的14.9% 男性11.2%,女性18.3% 抑郁症的比例随年龄增长 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 据WHO(2000)对我国资料的统计,由抑郁症造成的DALY指数占总疾病负担的百分比达6.2% ㈡老年抑郁症 ㈡老年抑郁症-生物学因素 1.多巴胺受体减少 2.VitB12缺乏 3.心力衰竭 4.糖尿病 5.脑动脉硬化 6. 功能障碍 ㈡老年抑郁症-生物学因素 1.多巴胺受体减少 。多巴胺是神经系统必需的递质。中年以后,随着年龄增加,单胺氧化酶B型活性增加,导致多巴胺降解增加,加上多巴胺D1和D2受体大量减少,导致多巴胺能传导降低,故50—60岁又是一次单相抑郁症的发病高峰。 ㈡老年抑郁症-生物学因素 2. VitB12缺乏。维生素B12涉及一碳传递(甲基化)反应,为产生单胺递质所必需。当VitB12缺乏时,单胺递质产生下降,可致抑郁。 ㈡老年抑郁症-生物学因素 3.心力衰竭。有心力衰竭的抑郁症患病率比无心力衰竭的高(37% :26%)。提示心力衰竭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这可能与心源性脑缺血有关 。 ㈡老年抑郁症-生物学因素 4.糖尿病。糖尿病再分析发现,伴糖尿病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是不伴糖尿病者的2倍,提示糖尿病增加抑郁症患病率。这可能是糖尿病阻滞了糖代谢,影响脑能量代谢导致抑郁。 ㈡老年抑郁症-生物学因素 5.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卒中病人中约40%患抑郁症,其原因一是对中风的心理反应;二是脑缺血的直接后果;后者似比前者更重要。抑郁症患病率在血管性痴呆病人为31% ,阿尔茨海默病人为20% ,认知正常老人为13% 。 ㈡老年抑郁症-生物学因素 6. 功能障碍。慢性内科疾病可损害老人的功能和自我照顾能力,此时也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生率。 7.其他有癌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老年性痴呆早期、帕金森病等 ㈡老年抑郁症-社会心理因素 1. 生活变故 2. 应激 明星 周璇卒年39岁,翁美玲30岁,张国荣47岁、李媛媛41岁、梅艳芳40岁、傅彪32岁,高秀敏46岁,侯耀文59岁。 文兴宇66岁、古月68岁、赵丽蓉72岁。 大师和老革命 齐白石93岁、刘海粟98岁,沈雁冰(矛盾)85岁,郭沫诺86岁,巴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