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分析.docVIP

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分析

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配合药物治疗在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 中国论文网 /6/view-7245368.htm   1月-2015年8月本科门诊年龄≥60岁的BPPV患者86例,随机分为单纯手法组和手法+药物组,每组各43例。单纯手法组仅使用手法复位,手法+药物组使用手法复位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1周,1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单纯手法组总有效率为90.70%,手法+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大幅提高,其中单纯手法组为(8.38±1.89)分,手法+药物组为(9.23±1.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AS score of each group before treatment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ut after treatment VAS score of each group were (8.38±1.89)vs (9.23±1.10), with a substantial increase than before.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 in VAS score after treatment(P   临床上观察到,虽然手法复位可以有效治疗BPPV,但是复位后的残余主观症状,如头晕、恶心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部分患者手法复位后眩晕明显改善,但仍伴有头晕、站立不稳等症状,极少数患者甚至可能会出现跌倒发作,但意识清晰,这可能与耳石返回椭圆囊后改变了椭圆囊斑的敏感性有关。手法复位治疗后还可能伴随晕厥、恶心、呕吐、出冷汗、脸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15]。因此如何处理这一复位后的残余症状是临床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手法复位后是否使用药物治疗还有一定争议。有研究显示,单纯手法复位法和手法复位加口服抗眩晕药物治疗BPPV疗效相当[2],但是也有研究显示,手法复位加药物治疗对BPPV有积极作用[16],尤其是可以缩短复位后不适的持续时间[14,17-18]。这些不适感不易通过客观检查测量,因此VAS评分可以较好地评价患者的这些主观感觉。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得分无明显差异(4.70±1.04)分vs(4.53±1.01分)分,治疗后两组评分均大幅提高,其中单纯手法组为(8.38±1.89)分,手法+药物组为(9.23±1.10)分,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这提示对于主观症状的改善方面,药物治疗是有其积极作用的。BPPV的病因目前仍不是非常明确,但有研究显示,尽管大多数BPPV患者没有明确的病因,但是内耳血供异常可能是BPPV患病的重要因素[19]。甲磺酸倍他司汀为组胺类药,其具有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能善循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同时又能抑制组胺的释放,还有轻微利尿和轻微降低血压作用,另外甲磺酸倍他司汀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力,改善血液活动性和微循环,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和内耳前庭、耳蜗血流量,减轻迷路积水,从而消除眩晕症状[20],因此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复位后的不适感以及眩晕症状。   综上所述,老年BPPV是老年人周围性眩晕的重要原因,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对于老年BPPV患者,手法复位操作简便、无创伤、一次性治疗疗效高,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目前已作为BPPV门诊治疗的首选方法[10]。BPPV复位后可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症状,合理加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BPPV患者复位后的主观不适感,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吴子明.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的现状与挑战[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8,23(5):255-256.   [2]莫晓冬,马鑫,余力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相关发病因素研究进展[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6):536-539.   [3] Von Brevern M,Radtke A,Lezius F,et al.Epidemiology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7,78(8):710-715.   [4]王利一,高波,黄魏宁. 耳石症患者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观察[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