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后反思】请在解题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之处打上“√”,想想怎么办。 1.对景情关系概括不准确。( ) 2.只注意小的方面,忽视诗的整体,答案不够全面。( ) 3.分析脱离诗句,不具体。( ) 【突破瓶颈】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方式题的三个突破口 1.景情关系概括不准确怎么办 整理概括表达方式的常用词语,仔细体会并烂熟于心。特别要注意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景情关系的区分。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怎么办 大处着眼:先看整体上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小处入手:如果是抒情,先看它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如果是间接抒情再看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还是托物言志等。 3.分析不具体怎么办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只是概念,一定要结合诗句的内容具体分析是怎样体现这些概念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 运用答题模板答题,分点作答。 【答题模板】 这首诗采用了××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特别提醒】(1)结合典型意象,具体分析其代表的情感符号,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分析过程应该有步骤、有层次,如“怎样借景抒情”应该将“怎样”这一关键问题分步骤地分析出来,体现思考的逻辑性。 常见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1.记叙:让人对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有清晰的印象。 2.描写 (1)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2)虚实结合: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3)点面结合: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4)声色味结合:描摹画面内容更加丰富,调动多种感官,形象生动。 (5)正侧结合:描摹对象角度全面,调动想象力。 (6)粗笔勾勒:笔触简洁,语言明快,干净利落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点染情景,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7)工笔细描:抓住典型细节,精妙传神地描摹事物,渲染氛围。 3.抒情 (1)直抒胸臆:尤见出豪爽与飘逸之风。 (2)寓情于景:情傍景生,景依情活,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情蕴于景,情景融为一体。 (3)借景抒情 ①乐景写乐情:情景互相依托,景情均洋溢喜悦之情。 ②乐景写哀情:借乐情来表达悲哀、凄楚的情绪,更显其哀。 ③哀景写哀情:渲染悲凉的气氛,情感因哀景更加凄凉。 ④哀景写乐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突出,倍增其乐的效果。 (4)情景交融:诗人的感情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具体可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5)借物抒情:宕开一笔,似有意似无意更显多情。 (6)常见乐景:岁初、早春、夏景、清晨、晴天等。 (7)常见哀景:暮春、晚秋、寒冬、岁尾、阴雨天等。 4.议论: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 【知识拓展】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例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分析 用叙述的方式写出作者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生凉的秋天,与夫君离别后,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与相思之苦,便外出乘舟解忧的情形。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往往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例句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分析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屈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见。 例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分析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接胸臆)和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 例句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分析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对点训练】 (2015·汉中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王安石 雨打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板学案】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十二章 热学 第1课 分子动理论 热力学定律.ppt
- 【金版教程】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课件:专题十 变异、育种与进化.ppt
- 【金版教程】2015高中生物大二轮复习作业测评:3-1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doc
- 【金版教程】2015高中生物大二轮复习作业测评:8-1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Word版含解析.doc
- 【金版学案 同步备课】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粤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十四课].doc
- 【金版学案】2014-2015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配套课件: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ppt
-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练习:6 辛弃疾词两首].doc
- 【金版学案】2015年广东省高中生物必修3第13单元第5讲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ppt
- 【金版学案】2015年广东省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课件必修1 第1单元第1讲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ppt
- 【金版学案】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习题第九章磁场第4课复合场中的STS题型探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