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景观生态分类与规划2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规划;6.1 主要景观生态分类介绍;(1)土地分类;土地类:主要依据地貌类型划分,大多数土地纲有10个左右的土地类,共计125个; 土地型:以植被和土壤指标进行划分,每一土地类有3-21个土地型不等。;中国新的土地分类体系 全国土地共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 农用地: 11 耕地 :(111)灌溉水田,(112) 望天田,(113) 水浇地,(114)旱地 ,(115)菜地。 12 园地:(121) 果园,(122)桑园,(123)茶园,(124) 橡胶园,(125) 其他园地。;13 林地: (131) 有林地,(132 )灌木林地,(133) 疏林地,(134 )未成林造林地,(135) 迹地,(136) 苗圃。 14 牧草地: (141)天然草地,(142) 改良草地,(143) 人工草地 15 其他农用地: (151) 畜禽饲养地,(152) 设施农业用地,(153 )农村道路,(154 )坑塘水面,(155) 养殖水面,(156) 农田水利用地,(157) 田坎,(158 )晒谷场。;建设用地 20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201城市, 202建制镇, 203农村居民点, 204独立工矿用地, 205盐田, 206特殊用地。 26交通运输用地: 261铁路用地, 262公路用地, 263民用机场, 264港口码头用地, 265管道运输用地。 27水利设施用地: 271水库水面, 272水工建筑用地。;未利用地 31未利用土地: 311荒草地, 312盐碱地, 313沼泽地, 314沙地, 315裸土地, 316裸岩石砾地, 317其他未利用土地。 32其他土地: 321河流水面, 322湖泊水面, 323苇地, 324滩涂, 325冰川及永久积雪。;(2)按照生态流的景观分类;(3)根据人类影响强度的景观分类;经营景观:人类可以收获的林地和草地。 耕作景观:种植的农田及与之相伴的村庄、树篱、道路、水塘等形成的景观。;城郊景观:城镇和乡村地区,并交错分布有住宅区、商业中心、农田、人工植被和自然地段。 城市景观:密集的建筑群,零星分布有人工管理的公园。;目前,按照人类影响强度划分景观渐成主流。;景观生态类型的案例研究;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及建议。 ;景观 在持续发展规划与设计中 是最适宜的尺度;20世纪中期以后 环境运动——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提供了一次机遇。 遥感和计算机在景观研究和规划中的初步应用——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进入80年代 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RS、GIS和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景观规划与设计走向系统化。; 自然优先原则 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维持自然景观生态过程及功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是景观持续性的基础。 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原始自然保留地、历史文化遗迹、森林、湖泊以及大的植被斑块等。;持续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于景观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针对性原则(地区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是针对某一地区特定的农业、城市或自然景观,不同地区的景观有不同的结构、格局和生态过程,规划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既是景观生态规划的准则又是景观管理的结果。 综合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决策的作出需要多学科专家协同合作;景观生态规划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景观规划者、土地和水资源规划者、景观建筑师、生态学家、土壤学家、森林学家、地理学家等。;社会广泛参与原则 景观改造谨慎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的一般工作步骤 景观生态规划要点;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 为自然(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规划。 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资料获得的手段:历史资料、实地调查、社会调查和遥感及计算机数据库。 主要的资料包括: 自然地理因素 地形地貌因素 文化因素;功能性分类 结构性分类; 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核心,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从景观的独特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宜人性或景观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 功能区划分从景观空间结构产生,以满足景观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