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文言断句).docxVIP

第二节 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文言断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文言断句)

第二节 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文言断句)   一字点评古人诗人南宋学者李耆卿在《文章精义》中,用一字评点古人诗文,十分精妙。你能猜出他是怎样评点的吗?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一字,然后说说为什么要填这个字。①“《论语》气__________,《孟子》气__________;《庄子》气________,《楚辞》气________;《史记》气__________,《汉书》气__________。”②“韩如__________,柳如________,欧如__________,苏如__________。”答案:①依次为:平(《论语》主要记载孔子言行,循循善诱,心平气和,显示出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故说“气平”)、激(孟子以雄辩见称,言辞富于鼓动性,气势充沛,锋芒毕露,故说“气激”)、乐(庄子文章想象奇幻、色彩浪漫,节奏和谐,机趣横生,故说“气乐”)、悲(屈原一生饱受磨难,其作品充满凄苦忧患,悲愤沉痛,故说“气悲”)、勇(司马迁具有超人胆识,敢于揭露上层丑恶、同情人民反抗,故说“气勇”)、怯(班固《汉书》表现出的见识与批判精神远不如《史记》,有些甚至与《史记》相反,故说“气怯”)。②依次为:海(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妙语连珠,如浩瀚大海,广袤无边,波涛汹涌)、泉(柳宗元散文短小警策,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如叮咚泉水,深邃明快)、澜(欧阳修散文叙事简括,议论迂徐,章法曲折,语句圆融轻快,内容含蓄蕴藉,恰如微澜,令人荡气回肠)、潮(苏轼诗文,随笔挥洒,如潮水奔腾,气势豪迈)。,1.高考常考的文言虚词有哪些?其考查形式有哪些?(1)常考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2)考查形式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包括虚词填空,2015年广东卷)。主观题主要是将虚词的考查糅合到翻译题中。2.从考查形式看,高考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有几种题型?从考查形式看,高考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有两种题型:一是客观题,选取阅读材料中的几句话,给出四种断句样式,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新课标全国卷Ⅱ、广东卷、湖南卷、重庆卷等;二是主观题,要求考生断句的内容有节选自阅读材料的片段、与阅读材料有关的其他文章片段等两种情况,一般要求断开6——8处,比如 2015年高考湖北卷、四川卷等。(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武王曰:“善哉!”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  专:独掌。B.敢问其目 目:条目。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次:次序。D.白刃始合 合:交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意的能力。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实词的含意正确与否,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军皆定次”中的“次”应为军队的驻扎宿营。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意的能力。A项,都表示顺接,可译为那么、就。B项,前者介词,替;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