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紫外吸收法检测加替沙星.pfg.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图书分类号:TN432 国际图书分类号:621.3.049.774  学校代码:10213 密级:公开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微流控芯片紫外吸收法检测加替沙星 硕 士 研 究 生:吴俣 导  师:王蔚 副教授 申 请 学 位:工程硕士 学  科:集成电路工程 所 在 单 位: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答 辩 日 期: 2010 年 6 月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TN432 U.D.C: 621.3.049.774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STUDY ON GATIFLOXACIN BY MICROFLUIDIC CHIP-BASED UV DETECTION Candidate: Supervisor: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Speciality: Affiliation: Date of Defence: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Wu Yu Wang Wei Associate Profess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tegrated Circuit Dept. of Microelectronic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e, 2010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出现的一门新技术,以 MEMS 技术和 分析化学为依托,将微沟道、微储液池、微反应器等微结构集成到一块很小的 芯片上,以可控流体贯穿系统,实现传统分析实验室的功能。对试样进行检测 分析是微流控芯片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中,紫外-可见吸 收光度检测适用范围最广,其检测范围几乎涵盖了已知物质的 80%以上,但其 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现在有很多报道用紫外吸收法检测单个离子的文献。因 此,有必要在检测小分子物质和提高检测灵敏度方面进行研究。 加替沙星是最新一代的喹喏酮类抗生素杀菌药物,目前对它的检测方法大 部分是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也见有报道, 但是在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中还未见有报道。论文中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 计对加替沙星在紫外光中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确认,并且选择适合微流控芯片 紫外吸收法检测加替沙星的缓冲溶液。论文对微流控芯片紫外吸收法检测加替 沙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石英作为芯片材料,采用 100m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作为缓冲溶液,用 290nm 的紫外光进行吸光度测 量,实现了加替沙星的定性检测。 经测试,系统无光情况下噪声约在?8mV 左右,无漂移现象。对几种不同 浓度的缓冲溶液进行检测,经过实验得出在 100mmoL/L 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下 得到的加替沙星的峰高、峰宽和出峰时间重复性均较好。对 0.2mg/L 的加替沙 星检测信号约 120mV,基本达到系统对加替沙星的定性检测。实验证实,本系 统可实现微流控芯片上小分子物质加替沙星的紫外吸收检测。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加替沙星;紫外吸收检测;石英芯片 -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Microfluidic chip technology is a new technology firstly appeared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early 90s.With the MEMS technology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as the basis, micro-structures such as the micro-channel, micro-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micro-reactor were integrated into a small chip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traditional laboratory with the controlled fluid through the system. Test analysis of sample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