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doc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摘要: 对安家沟、九华沟和高泉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研究进行综述,了解了该区水土流失状况、研究动态及对该区水土流失治理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小流域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新的需求,是未来小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水土保持技术外延的拓展、内涵的拓深,是生态水土保持具体的应用技术。
关键词: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
中图分类号: S 15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500(2012)04-0090-03
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探讨有关小流域的有效治理方法和途径,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小流域治理的国家之一。在总结以往防治水土流失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于1980年提出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思想,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点推广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工作。20世纪末以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同时,是导致当地群众贫困落后的主要根源。我国水土保持的长期经验证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治理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最佳形式[2]。开展小流域治理,从生态经济学的观点看,既是解决水土流失的主要途经,也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好办法。伴随着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国内一些学者对其治理模式、措施,尤其是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综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定西市安家沟、九华沟和高泉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措施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参考和启示。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区内大部分属干旱黄土低山丘陵沟壑区,气候类型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河流基本上都是洪水季节性河流,主要有西巩河、东河、西河、称钩河等。年均降水量只有420 mm,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75%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9月,而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常形成暴雨径流,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之降水与农作物需水供需错位等,致使定西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控径流,充分利用水资源势在必行。
定西市土壤主要是黄土母质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灰钙土和盐渍土,流域内自然植被覆盖度低,自然覆盖度阳坡在25%~35%,阴坡及部分梁顶在50%~60%。乔木主要有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山杏(?Prunus armeniaca?)等,灌木有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柠条(?Caragana? ssp.),草本植物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hfolia?)、针茅(?Stipa bungeana?)、百里香(?Thmus mandschuricus?)。主要的农作物有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cv.Leguan)、玉米(?Zea mays?)、胡麻(?Linum usitattissimum?)及豌豆(?Caragana kansuensis?)等。
1 水土流失研究
1.1 安家沟流域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通过对安家沟流域15个径流小区1986~1999年的水文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得出,相同坡度等级下5种土地利用类型坡地的单位面积年产流量之间及单位面积年产沙量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坡耕地人工草地乔木林地自然草地灌木林地[3]。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地径流量和侵蚀量与降水特征值(雨量、雨强、历时等)和下垫面因子(坡度、土地利用、前期土壤水分状况等)关系密切。抵抗径流侵蚀的能力依次为沙棘荒草油松苜蓿小麦。多年生植被(如沙棘、油松等)的径流侵蚀随生长年数增长而减弱,以生长初期最为严重,随后逐渐减弱并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因而认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径流侵蚀不仅取决于该植被类型,更重要的是决定于该植被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4,5]。前人通过对安家沟流域不同降水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区组实验,研究得出不同雨强平均径流系数为林地耕地栽培草地天然草地,进一步得出在黄土丘陵生态脆弱区草地具有良好的降水蓄积效果,同时表明林冠层、灌木层和枯枝落叶层对降水的截留、阻滞和削弱具有显著功效[6]。且对沟坡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得出,沟坡生态修复可采用反坡台、雨鳞坑和“上坝下塘”等工程措施,根据沟坡环境条件,植被建设应先恢复到与水热条件相符的潜在景观,其植被可先以灌木为主。在该地区可以采用甘蒙柽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