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专题讲座——诗歌表达技巧课件 新人教版
* (专题二: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1、抒情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2、描写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咏史言志 怀古伤今 1.点面 2.正侧 3.动静 4.虚实(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 5.以乐写哀 哀景写乐 6、渲染烘托 抑扬(对环境、景物作正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表达技巧(I)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例: 表达技巧(II) 修辞方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排比 夸张 对偶 反问 设问 2.修 辞 手 法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夸张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借代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喻 例句 说 明 概念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对比 对照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反问 修 辞 手 法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设问 例句 说 明 概念 类别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 , 更 与 何 人 说 ?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比喻、象征、夸张等 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比喻、象征、夸张等 表达技巧(Ⅲ) 表现手法 (1)赋比兴 (2)讽喻、联想、想象、铺陈、象征、抑扬、烘托、用典等。 表达技巧(Ⅳ) 篇章结构 (1)卒章显志、首尾呼应 (2)层层深入、伏笔照应、过渡铺垫等 答题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 手法,或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 效果?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题格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想)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 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 游褒禅山记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 湖山沉思 像山那样思考 同步素材 苏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 湖山沉思 像山那样思考 课时练习 苏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 湖山沉思 像山那样思考 课时练习1 苏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 现、当代著名诗人及其作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 现代散文 第五单元 吟咏文化 20、道士塔 课时练习 粤教版.doc
- 高中语文 现代散文 第五单元 吟咏文化 20、道士塔 课时练习1 粤教版.doc
- 高中语文 留白—《项脊轩志》艺术再探素材 人教版第三册.doc
- 高中语文 睁开你的第三只眼课件.ppt
- 高中语文 石钟山记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 话题“家庭气氛和精神生活”写作指导素材 人教版第六册.doc
- 高中语文 话题”坚守精神家园“导写与范文素材.doc
- 高中语文 话题”寂寞之后是辉煌“导写与范文素材.doc
- 高中语文 话题作文“品”写作导引素材.doc
- 高中语文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中语文 读《伊索寓言》 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读《现代诗歌选读》.ppt
-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三百多年前的公案涣然冰释素材.doc
-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与传统的封建文化告别素材.doc
-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中国古代文明的全新观察读张光直先生的两部考古学论集素材.doc
- 高中语文 读书杂志美文 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素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