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狂欢的胜利.doc
大众狂欢的胜利 摘 要:2013贺岁电影《人再?途之泰?》在全国上映后,掀起了一阵不可抵挡的观影狂潮,创造了国产影片新的“票房神话”,成为2012年底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被称为“《泰?》现象”。这部低成本喜剧电影成功逆袭的背后,体现了大众文化浓重的狂欢色彩,具有强烈的民间性和娱乐性特征,它的实质可谓是我国当今消费时代大众狂欢的胜利。 关键词:泰?;大众文化;民间性;娱乐性;狂欢色彩 0 引言 “狂欢化”理论最早是由前苏联文艺学家、美学家巴赫金系统提出的,它源于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狂欢节文化,是一种平等的、大众的、具有娱乐性质的怪诞而又去中心的广场文化。在狂欢节的广场上,人们进行着各种可笑的仪式、祭祀活动和喜剧表演,不分尊卑等级,纵情欢乐。巴赫金指出,“狂欢节是一种全民性的演出,它打破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恐惧、敬畏、虔诚和礼节。在狂欢节中,人们可以尽情地放纵自我、欢歌笑语、自由自在。狂欢是没有舞台、不分演员和观众的一种游艺。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和普遍性的特殊文化现象。”[1]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狂欢节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大众文化,狂欢因素渗透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中,例如通俗文学、喜剧影视、摇滚音乐、综艺节目等。而同时,“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和传媒,大众文化创造了一个大众的舞台,一个类似于狂欢节的民间广场,使得狂欢文化以新的形态延伸于大众文化中。”[2]而大众文化的狂欢精神,则最集中地体现在了大众文化的民间性和娱乐性上。 当下,随着贺岁电影《人在?途之泰?》(以下简称《泰?》)的热映,这部被某些学者认为“三俗”的喜剧片竟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一时的“《泰?》现象”,观看《泰?》俨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该片于2012年12月12日全国首映,上映一个月后,竟一跃成为我国历史上华语片票房冠军: “截至12日,《泰?》上映四周,在同档大片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单日票房500万元以上,12日单日票房1150万元,上映一个月累计票房达12.03亿元,累计观影人数冲向4000万。电影局对此特别提出表彰,称‘观影人次超过《变形金刚3》和《阿凡达》,票房刷新了国产影片新纪录,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3] 上述资料充分暴露了当今消费时代电影文化中的狂欢化色彩。本文试图通过大众文化和狂欢理论来解读“《泰?》现象”,挖掘“《泰?》现象”中所包含的狂欢因素,揭示其票房创造神话的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当下社会文化环境谈谈《泰?》超高票房背后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现实意义。 1 《泰?》体现了大众狂欢的民间性 1.1 《泰?》具有世俗化特征,迎合了大众趣味 该片是一部典型的喜剧片,影片以平民的视角,以轻松、温情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带有公路冒险性质的故事:商业科研人士徐朗用了五年时间发明了一种叫“油霸”的神奇产品,属于潜力巨大且利润雄厚的高科技可再生能源。徐朗的同事兼竞争对手高博想把这个发明一次性卖给法国人,但徐朗希望继续深入开发研究,把“油霸”发扬光大,获取长远收益。两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又因股份相同,唯有得到公司最大股东周扬的授权书,方可达到各自目的。于是当得知周扬在泰国后,徐朗立刻启程寻找,而高博获悉后将一枚跟踪器放在徐朗身上一起去了泰国。飞机上,徐朗遇到了去泰国旅游兼“度蜜月”的王宝,为摆脱高博的追踪,徐朗别有用心地接近王宝并与他同行,开展了一段泰国神奇之旅。两人一路磨合,最终徐朗帮助王宝完成了他在泰国的所有心愿,而他自己也被王宝的真诚善良所触动再次回归家庭,重新收获亲情,完成心灵救赎。 大众文化贴近生活,是属于平民的文化,具有民间性和世俗性。而《泰?》所讲述的正是属于老百姓的故事,没有深刻的主题和寓意,目光瞄准平常人的喜怒哀乐,叙述现实生活中事业与家庭的冲突以及金钱与人性的较量,是普通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因此,《泰?》情节的世俗性迎合了平民的审美趣味,这是其票房一路走高的重要因素。 2 观众对《泰?》的偏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是民间性的活动,应该是全民参与的,自由平等的,超越年龄、种族、阶层等的一切其他因素的限制。所以,“大众文化不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文化,而是有思想、有目标、有反抗意识的一群人的符号战场,他们通过大众文化展现自己的力量,对压迫他们的阶层进行反抗。”[4] 《泰?》能在短短一月之内,毫无征兆地问鼎华语片票房冠军,除了归功于影片题材的类型化和情节的世俗化,更离不开观众的选择。有报道指出,《泰?》引发了“报复性”观影,其“成功是中国电影长期畸形发展的一个饥渴式爆发,宏观看,不正常也不合理” [5],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笔者认为,“《泰?》现象”是中国大众对当今电影环境不满的变相抵抗,是长久压抑的观影负面情绪的释放。因为,“以日常生活幸福为价值标准的喜剧时代,现实人间的审美意识不可能仍以崇高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