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批量打造农村“领头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批量打造农村“领头雁”.doc

如何批量打造农村“领头雁”   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一向被称为农村发展、进步的“领头雁”。   70年前,为了翻身解放,“领头雁”领着群众打鬼子、斗土匪、支援前线。   60年前,为了建设国家,“领头雁”领着群众搞土改、斗灾荒、努力生产。   30年前,为了脱贫致富,“领头雁”领着群众搞承包、办企业、发展经济。   今天,农村进入了发展变革新时期,对“领头雁”的要求也有了新变化。   对这样的变化,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却很不适应——有的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迟迟不能转换心态;有的带头能力不足,却不知道如何补齐“短板”;有的希望参加“领头雁”培训,却苦于条件限制不能如愿……   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编辑邀请三位嘉宾座谈,为农村党员干部解惑、支招。   编辑:   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条件相对艰苦。因此,带头吃苦、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就成为“领头雁”的必备素质。然而,在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仅靠这点素质似乎已经不足以当好“领头雁”了。   困惑:没有功劳总有苦劳吧 / 陈富超,某区村党支部书记   我今年57岁,当村干部已经整整30年了。   我们村地处大山腹地,发展一直很困难。   “村里条件差,当干部的就应当带头吃苦!”30年前,我刚当选村干部,乡领导就这样教导我。   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在工作上,我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30年间,我获得的奖状有上百张。生活中,我也很注意作表率。我一家八口人,一直住在祖上传下来的三间竹笆房里。前两年,我两个儿子在外打工挣了钱,想在老家重新修一栋房子,我没同意。我觉得,村里穷,我就应该和大家一起穷。   以前,只要听过我这话的,有谁不竖大拇指?   可近十年,情况却起了变化。   “别的村在发财,我们却还守着穷山苦熬!”近年来,像这样的抱怨,我听得越来越多。   一次,一个山地鸡养殖户又对我抱怨。我劝他说:“村民条件苦,大家要多体谅。日子难,我陪着你们一起熬;生活苦,我和你们一起吃苦!”   对方却回答:“你穷傻了?你愿意吃苦就吃,我不奉陪!”   这话,像针扎在我心上一样痛。   我任劳任怨30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乡亲们为啥不领情呢?   支招:带头苦熬,不如带头苦干   嘉宾:岳忠涛,巫溪县长桂乡清明村村委会主任   当了30年村干部,一直带头吃苦、任劳任怨。老陈的精神,让我很感动。   但在今天,想在农村当好“领头雁”,仅仅带头吃苦可不够。   跟你们村差不多,我们村地处大巴山深处,曾是全县的特困村。   1998年,为了脱贫,我跑到山西省挖矿。2008年,已经发家致富的我返回故乡,看到村里仍然一贫如洗。这时,乡领导找到我,说:“像我们这样的穷村,就需要你这样的能人带头!”   从此,“回乡创业、带头致富”的念头,开始在我心里萌芽。   2008年,我参加了村委会主任选举,并成功当选。   上任后,我带领全村一改以往“守着宝山受穷”的消极心态,结合本村自然资源,在三年内干了三件大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投资研发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三是组建公司和专业合作社,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   随着三件大事相继落实,村里的经济实现了飞跃。   向你讲述我的经历,就是希望你能明白一个道理:要成为新时期的农村“领头雁”,首先必须刷新对“带头”的理解——与其带头苦熬,不如带头苦干。   编辑:   随着生产模式、资源配置形式、产业结构的迅速变革,挑战和机遇一起在农村涌现——若想战胜挑战、把握机遇,农村党员干部就必须在领头能力上做好准备。   困惑:如何战胜“能力荒” / 李开旭,某县村党支部书记   这两年,我们乡有不少村搞起了现代农业,群众的腰包迅速鼓了起来。我看着眼馋,也想学学这方面的本事。于是,我花了九个月时间,自费考察了江苏、湖南、甘肃、广东等地农村的成功经验。   一大圈跑下来,我觉得有谱了。   借鉴东部农村的经验,我准备在村里发展野山羊养殖。   在村民大会上,我宣布了计划。   “亏了算谁的?”乡亲们问。   “我带头试点,亏了算我的,挣了钱你们就跟我干!”我承诺。   接下来的一年里,从没养过山羊的我,硬着头皮买了200只努比亚山羊。不料,一场羊肠炎袭击了羊群,山羊死掉大半。   “你自己都搞不成,还敢喊我们跟你干?”有村民这样讥讽我。这下,我再没勇气搞试验了。   “老李,你的带头能力很成问题。”见村里产业发展止步不前,镇党委书记评价说。听到这话,我脸红了好久。   支招:在实战中学习和成长   嘉宾:张云平,长寿区委常委、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   类似李开旭这样的“能力荒”,在很多农村党员干部身上都存在。由于长期呆在自给自足、封闭运行的传统农村,部分党员干部习惯于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