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东红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浙东红村”.doc

走进“浙东红村”   四明山,位于浙江省东部,抗战时期是我国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据志书记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顶五峰,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如果说八百里四明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画卷,那么横坎头村就是这幅画卷中最闪亮的地方;如果说八百里四明山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长诗,那么横坎头村就是这首诗中最动人的篇章……   横坎头村,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南部,村域面积7.13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村,2509人。村内有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等一系列革命旧址,享有“浙东红村”之称。日前,记者在余姚市老区开发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达横坎头村实地采访,一睹“浙东红村”的风采。   红色记忆深入人心   从余姚出发,仅需40分钟车程即到达横坎头村。一下车,记者就被村内美丽的风景所吸引:溪水潺潺、树木青翠,盆景园、樱桃园、百果园美不胜收,湿润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之中。然而,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60多年前,这里曾是浙东抗日武装的“心脏”,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战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   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由中共浙东区委及其周围的浙东行政公署、浙东银行、新浙东报、浙东抗日军政干校和谭启龙、何克希住处,浙东鲁迅学院等革命旧址组成。   记者首先到达中共浙东区委旧址,这是一幢坐东朝西、传统风格的木结构老式楼房,洋溢着清代浙东民居建筑的浓厚特色。馆内陈列着土炮、猎枪以及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步枪、机枪等革命文物600余件。墙上还清晰可见新四军战士手绘的战斗壁画,显示出在烽火岁月里革命战士那种乐观豪迈不屈的气概。如今,这里开辟成为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1943年4月23日梁弄解放后,浙东区党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进驻梁弄横坎头村。从此,这里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浙东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浙东区党委领导浙东广大军民,与日伪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辉煌战绩,部队从900余人发展壮大到10000余人,为抗日战争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当年新四军浙东纵队余姚大队的老战士张裕康,今年已经83岁了。他说:“当年我们从杭州湾南岸登陆进入三北地区后,当地老百姓开始不了解我们这支队伍,躲着我们,我们就主动为老百姓挑水、扫地、做好事。那一年夏天,遇到旱灾,村里吃水用水紧张,我们战士就到几公里外的山脚下去找水源,给老百姓解决了大难题。我们驻地的一个保长,为了‘讨好’部队,从村民家里抓来鸡鸭等家禽,说是要‘慰劳长官’,被我们大队指导员狠狠地批了一通,并责令其将鸡鸭如数还给村民。在我们行动的影响下,老百姓终于认识到,我们这支部队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是人民的子弟兵。”   离开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往南走是当年浙东抗日根据地最高行政机关――浙东行政公署的旧址。这里原来是横坎头村黄氏家族的一座清末民居大院。抗战后期,浙东抗日根据地日益巩固与壮大,1945年1月,在梁弄正蒙街学堂召开了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谭启龙代表浙东区党委提出的《施政纲领》,会后正式成立了浙东行政公署。工作人员介绍,现在,这里也是浙江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2009年设立了廉政建设展厅,展出内容由许多抗战时期革命先辈廉政故事组成。   浙东银行、新浙东报社旧址,为一座三合院式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设计和施工,分为史迹展示和场景再现两个部分。1945年4月,浙东行政公署为加强对敌经济斗争,发展根据地农工商业,稳定金融,平抑物价,决定设立浙东银行发行抗币。抗币是当时浙东行政区的本位货币,以圆为单位,用上海道林纸印刷。这种纸比较白,也比较硬,伪造难度大。在浙东银行旧址内,可以看到展示的壹圆币、伍圆币、拾圆币三种抗币,还有用来印刷抗币的“印钞机”。   沿途而行,还有谭启龙故居、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这些旧址聚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以区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内容的浙东革命史迹网,完整地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这里每年有大批的瞻仰者纷至沓来,缅怀英烈的伟绩,开展思想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是浙东地区乃至整个浙江省最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场所之一。   旅游经济强势发展   作为一个位于革命老区的欠发达山区行政村,横坎头村如何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自然成了村里最迫切思考的头等大事。2003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横坎头村考察,指示村领导带领村民把横坎头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奔小康的示范村。深受鼓舞的村级班子适时确立“旅游兴村、农业稳村、工业强村、民主治村”的工作思路,对照“村美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