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两章重要习题答案
《孟子》两章重要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天下顺之 (4)空乏其身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出则无敌国外患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 兵革非不坚利 (2) 生于忧患
利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
之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多助之至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通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通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通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_________通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
4.《孟子》是______________所作,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开头列举的人物有什么样的共性?
二、阅读
(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请将这则短文的论点写在下面。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文中的“君子”指谁?
9.从本文可以看出,决定战争胜利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主要的是 。
(二)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为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②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一事。借指读书专心。③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因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翻断一事。借指读书刻苦。
10.文中能够概括主旨的是哪句?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患: 既: 迨:
倍: 寝:
12.翻译句子“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13.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请写出形容读书勤奋的类似成语或典故。
(二)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性,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4.解释上文加点字。
镇 ( )
而 ( )
15.根据画波浪线句子写出一个成语。
16.用现代汉语正确通顺地翻译画直线的句子。
17.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三)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③
1.“得道者”指______,“道”指_____,“君子”指________。
2.“道”的得失决定了什么?(用原文词语概括)_________。
3.文中体现全篇结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C.多助之至( )
D.得道者多助( )
5.这段文字的修辞特点:有A排比句,B骈句,C散句。划线句①是______,②是_______,③是_______。
5.A B C
三、探究学习
18.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么,在现代战争中,作战取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四、尝试练习
1.读一读,并给加点字注音
寡助( ) 城郭 ( ) 米粟( ) 畔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