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初中科学探究中的实证思维培养
摘 要: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的。在初中科学探究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兴趣;关注探究细节,培养能力;进行探究拓展,提升素养。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证思维;培养
美国著名科学家萨顿在《美国百科全书》中把“科学”理解为 “科学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但在日常教学中,常常有学生出于相信老师、书本甚至从众的心理,而轻信所谓的“标准答案”,暴露出实证意识的严重缺乏。笔者听过这样一节研讨课:在做“检验物质的导电能力”实验时,全班七个小组都有“金属丝”,其中三个小组的“金属丝”是不导电的。实验结束,却有六个小组汇报说“金属丝”能导电,只有一个小组说实验不成功。很遗憾,教师没有对有问题的两个小组进行探究,学生也就认为理所当然。
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的,科学探究必须用事实说话。实证,就是确实的证据,确凿的验证,包括证实和证伪。那么,在初中科学探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呢?
一、创设冲突,激发兴趣
认知冲突,就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无法包容的矛盾。我们在科学探究教学中要想方设法,积极引导学生体验与原有认知发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验证的欲望与兴趣。
例1,在一节八年级“物质的浮沉条件(新授)”研讨课上,教师给全班七个小组各一个乒乓球,半杯水。实验开始,所有的乒乓球都是漂浮在水面的,这符合学生的日常认知。此时,教师拿出课前用注射器注满食盐水的乒乓球,放在其中一组烧杯的水中,并演示给全班同学看,结果乒乓球不是漂浮而是下沉,与学生自己先前的实验完全相反。全班一片哗然,教师就此引导各组讨论。各组议论纷纷,慢慢得出一个基本结果,教师用的乒乓球有问题,发现教师用的乒乓球里住满了“水”。于是,教师又给各组一个注射器,让各组自行往乒乓球里注满水,观察现象。结果,乒乓球接近悬浮,还是不能下沉。教师没有马上解释,给出答案,而是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很快,学生讨论出教师用的“水”有问题。最后得出,教师用的是盐水。本案例中,教师先从学生的日常认知入手,不断创设矛盾情境,让学生的认知不断发生冲突,激发学生探究验证的兴趣。
例2,在八年级“表示物质的符号”课上,学生知道了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而且学会了运用计算。最后,教师出示了一道试题“请同学们算算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学生很快算出,铁元素的化合价约为“+2.67价”,教师由此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作为课外探究作业,第二天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第二天,所有小组的同学都带来了结果,大部分都认为Fe3O4是由Fe2O3和FeO组成,且有固定比例的化合物;铁的化合价既有正二价也有正三价。本案例中,学生的结果虽然大都是从网上搜索而来,但教师利用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冲突,造成了学生的“认知失衡”,从而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搞清楚事情本原的欲望。
二、注意细节,锻炼能力
实验现象和是实验数据科学探究中最基本的实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科学认识的有力武器,我们在科学探究教学时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现象和数据中的细微之处,认真求证细节背后的科学本质。
例3,在一节八年级“物质的浮沉条件(新授)”研讨课上,教师为了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式,把教材上用的食盐改成了白糖。在三个杯子都装了半杯的水,把大小一致的鸡蛋分别放在三个杯子里,然后往第二个和第三个杯子里加入不同质量的白糖,并故意往第三个杯子多加很多白糖,实验中出现了鸡蛋沉底、悬浮、上浮三种现象。课堂上,教师问:“是什么溶液使鸡蛋浮起来?”全班学生异口同声说是“食盐溶液”。“证据呢?”教师马上追问。学生七嘴八舌,一学生立即站起来自豪地说:“书上有。”一部分学生马上在书上找,一部分学生相互讨论着似乎不太可能。教师没有马上解释,而是耐心等待。不久,以仔细著称的科代表站起来说:“不一定是食盐溶液,也可以是其他溶液。”全班都安静了下来,认真听他解释:“老师,您往第三杯的半杯水中加了那么多的白色固体,我在家里调过食盐水,好像食盐没有这么厉害的,所以我猜您加的不一定是食盐,蔗糖也有可能。”学生也快速地验证了使用的就是蔗糖。这个实验从猜想到验证都很简单,但这样一变,不仅顺利地引出了下一节内容,而且用“证伪”的方式引导学生要认真观察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与异常现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不唯书的实证意识。
例4,笔者碰到一学生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家里的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一秒,来回摆动的时间和什么有关系?”笔者决定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来讨论,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猜测和摆重有关系。为此,笔者把学生分为六组,探究“摆锤的重量与来回摆动时间是否有关”。活动将摆绳长度设置相同,然后各组分别挂一个、两个、三个钩码进行探究,要求测出一分钟内来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进间低手投篮教案.doc VIP
- (正式版)H-Y-T 250-2018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测量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增材制造项目”—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甘肃省选拔赛—技能试卷(样题).pdf VIP
- 日照城市介绍PPT模板.pptx VIP
- DLT 5219-2023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pdf VIP
- 附睾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跨学科实践“用'水透镜'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 华为认证ICT工程师HCIA考试(习题卷5).pdf VIP
- 招商运营专员岗位面试题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